朱先生是我在学艺术学最大的启蒙老师,当然还有宗白华老师,我学艺术学理论并不是因为喜欢,可能因为偏向文学,也许有一部分美学的因素。我喜欢文字,文字的把捏,我觉得充满了兴趣。可去年那么长的时间,我做定了一个没得选择的选择,时间不允许自己考别的地方,去选择别的可能性。而东南这里有全套的资料,我可以选择放手一搏的去耍。
今日,在办党员材料,又一次联系了战友,虽然平时不联系战友,可那些个战友,有求必应的,可能是经历过一种同样的生活,遭遇过同样的境遇。有些人敢于冒险为你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情,就难度而言,很了不起。朱先生在信里谈过很多对于青年的意见,时隔近一个世纪,又有何异?人生老病死,不就这么回事嘛?青年,就是该学习得时间。就像昨天班长告诉我的,好好学习吧,一声班长一辈子的情分,我是个感性的人,与你处久了,也许记不得你的不好,但你的好我会惦记着。
能适应,叫做锻炼,不能适应,叫做磨练。就像有的时候读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书,读的很多书应该是为了兴趣,还是为了考试。我简直了,为了少修学分,选的都是好几门博士课,真的是为了混而混。应该来说,我并没有特别喜欢的课,就像读书,没有特别的爱好,差不多的我觉得读起来有感觉,都可以。
读书应该心静,心里乱糟糟的肯定不行。我看到学校更多人读博的选择,是因为高工资与去高校工作,人都错了,读博是为了读书,写论文都是为了核心,写论文不应该是为了学术著作嘛?还有为什么不读博,因为家里经济问题,还有读不下去,以及单身问题。其实归结起来很少因为感情,更多的都是钱。
朱先生谈青年应该只为钱嘛?并不是。可人变了,人在当今环境下,博士扩招,学术造假,还有汇率下降,还有各种娱乐至死,明星事天下知。日本人的诺贝尔一年一个,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日本的演员,最火的折合人名币才一百来万,我们的动辄一个亿,小孩子都像当网红。
很不幸,我曾经也被当过一次,我很不喜欢被曝光的感觉,觉得很愤恨,学生时代,无论好坏,都应该“雪藏”。
但你要说,经济压力谁解决呢?是呀,活在现实中,谁能“读书不为稻粮谋”,哈哈,算了吧,都是鬼扯,谁能够“为艺术而艺术”,我做不到。
我们只能试着放着心,尝试着将追求与现实分开对待,心中永远要有理想,要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国”,万一哪天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