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流满面的看完了最后一章.《双城记》是一直想要看的书。刚开始只是被书的开篇所吸引,想要知道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德尼卡顿这类人的存在或许是这个社会既好又坏的原因吧,但愿无论什么时代,爱的力量总是强于恨。
通篇阅读之后也其实也没太懂为什么这是一个兼具两最的时代,但是深深的被狄更斯的文笔以及翻译者超高的翻译水平折服。
总算领略了狄更斯对人、对事、对人性、对那个时代的极尽嘲讽,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极其细致、极具画面感而又无比恰当的种种比喻。他的比喻总是能让我惊呼哇塞这两者之间居然还有这层相似的关系,比如用海浪打在岸边的白沫来形容白衬衫的白等等。
这本书的每一处,似乎都会引我思考人性、思考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性真的是特别玄妙的存在。在最开始的部分,作者细细勾画了奢靡冷酷的贵族生活和受尽压迫、难以果腹的普通大众的日常。当看到贵族压死了新生婴儿如同压死了一只过街老鼠般随意,普通民众似乎也对类似的事见怪不怪的时候,真的对贵族充满鄙夷和恨意,也不解为何那时候人们没有奋起反击。之后德日发夫妇带领圣安东尼的人民从巴士底监狱开始反抗,一开始还为人民终于为了自己站起来了而松一口气,可是,随着时间顺延,在生活状况并未得到任何改善的状况下,人们仍然热衷于讨伐所谓失利贵族,想尽各种办法去羞辱那些未能及时逃离法国也没有及时加入暴乱的阶级。事态一直恶化,到最后只是为了顺应人民对所谓共和国的热情而每天要凑足人头送给“圣吉萝婷”,而人们又一次习惯了这样的动荡混乱的生活。大革命似乎把人性中最丑陋最阴暗的部分给激发了,并推崇着最可怕的行为。即使这不过是受够了压制而反抗,并以新一轮压制作为反抗手段的恶性循环。在这场大革命中,贵族们早就逃之夭夭,早已在社会彻底失控之前将资产顺利转移至欧洲其他国家。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早在革命前就已经受尽苦难,而在革命中又被讨伐被批判的贫弱之辈。革命似乎都诞生于暴力,暴力又最终让整个社会失控。看文章的时候会多次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里,年轻美丽的寡妇由于站错队,在战争结束后被众多嫉妒她因而对她怀恨在心的人讨伐。生活在当今和谐的年代,我没有资格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做出评判,我想我没有因为人们狠狠羞辱了曾经压榨他们的贵族而感到痛快,已是我难得的良知了吧。
在我看来,法治应该是维护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核心,道德约束则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革命时期之所以如此混乱,或许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毫无法治而言,一切全凭法庭上讨伐者对围观群众的情绪煽动,以此向陪审团施压,最终得到一个令讨伐者心满意足的审判结果。这必然意味着得势者受到众人追捧,而失利者只能静待死亡。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怀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恨意,下一秒却因另一个得势者的煽动而对同一个人充满同情,甚至真情流露到情不自禁地一个接一个噙着泪水去和他相拥示好。无所谓他是真的有罪在身,还是真的是个彻彻底底的无辜之人。联想最近特别火的辱母事件,再到前不久地铁辱骂事件。微博似乎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人都能发声的平台,而是一个可以改变结局,可以讨伐他人的通道。全民参与到社会管理固然是好,可是我们似乎只是在网络平台上发声出力,实际生活中却并未真正努力改变什么。地铁辱骂视频一出,立马引来一堆网友的批判,可是为什么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地铁里那么多人,没有人站出来阻止这种不端行为?阻止这件事难道不是一种更能减少伤害的举措吗?辱母事件一出,各方立即站出来说要如何如何,一定会公道处理等等。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的法治制度是不是出了问题?如果人民关注什么,舆论关于什么,什么才会得到公正的结果,那么法治何存?这和狄更斯笔下大革命时期的法庭是多么的相似。
不知道若是身处革命时代,我会有什么令现在的我难以理解难以原谅的思考、选择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