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 不喜欢这个结局 也不喜欢这本书
不能理解最后雅也和加藤同归于尽。知道美冬真实身份和所做过的事的人都彻底消失得一干二净,再没有怀疑和调查她的人了(赖江可能会,但完全没办法对美冬构成威胁)。对美冬来说,这个夜晚美好得“简直像幻夜一般”——她终于成功地成为了新海美冬,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没有障碍了,再不会有人来干涉了。
一次机缘巧合的地震夺去了新海一家的性命,在一片废墟中,她决定用新海美冬的身份重新开始。她在和秋村谈话的时候说到自己想做的事,大概是这样说的“一个女孩因为某种原因得到了一笔钱,然后走过一条条变美的隧道,一点点变得更美”。其实这说的就是她自己,也许是为了保险金所以才选择了美冬的身份,又在目睹了雅也杀人和救了自己之后,决定让雅也成为自己的工具……不得不说她很镇定很冷静,也十分狠毒,为了追求自己所要的完美,她利用所有能利用的人,消灭所有障碍,用的手段一次比一次狠。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我原以为结尾会有雅也和美冬的对话,美冬会有独白或作者会对她的身世有所交代,可是并没有,到最后,她还是神秘的,仍旧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
雅也和加藤同归于尽的结尾让人想不通,加藤既然知道雅也是来杀美冬的,也知道他身上有枪,那就不会不知道他有多危险,又岂会让自己跟他同归于尽?这样的结局很黑暗、很绝望。这是美冬的“幻夜”,也许她之后能再无顾虑地追求完美,利用垫脚石,搬开绊脚石,然后得到“幸福”;又也许雅也和加藤的死让警署起疑,或是让赖江重新调查美冬的过去;也许美冬最后会因为对完美的过分苛求葬送了自己……东野圭吾在美冬的幻夜这里结束,似乎结局只有一个,但其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个幻夜可能就只是幻而已。但无论如何,这个结局实在不能让我满意。
在看到华屋毒气事件的时候,我就开始觉得《幻夜》有《白夜行》的痕迹,再看到美冬和雅也暗中的联系,还有“WHITE NIGHT”、“白昼”、“黑夜”、“太阳”这些字眼,明显得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白夜行》,可我觉得《幻夜》写得没有《白夜行》成功。
《白夜行》是在去年暑假看的,看完《幻夜》,我重新将《白夜行》看了一遍,两本书的差距更明显了,甚至让我觉得东野圭吾是在抄自己的书。知乎上很多人认为《幻夜》是《白夜行》的后续,美冬其实就是雪穗。然而我并不赞同。雪穗是不会变成美冬的,“从来就没有太阳”的雪穗“不怕失去”,虽然亮司死了,但雪穗最后的“面无表情”和“不回头”意味着她哀痛而又决绝的告别,她将继续做她的筱冢雪穗,过着在别人看来光鲜美好的生活。所以她不会变成美冬,更不可能会有“找人代替亮司”的想法。
不是续集,不是纯粹的复制,这两本书所描述的作案手法虽然十分相似(这里说的作案手法是说两人配合作案,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但表达的东西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从小说情节的安排和构思来看,《白夜行》更为严密细腻隐晦,线索的出现、叠加和联系合理,更符合悬疑推理的主题,营造出来的悬疑氛围显然要比《幻夜》好得多;相比之下,《幻夜》就比较简单直接了,线索一件一件扔给你,这样通篇都很流畅,少了点玩味与推理。
其次,从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来说,雪穗的形象是完整的,她童年不寻常的遭遇扭曲了她的心理,从桐源洋介的死开始,雪穗和亮司有了坚实默契的互助互慰的基础,在黑夜中前行的他们为彼此排除干扰自己的人和事,直至亮司为了保全雪穗无奈自杀;而美冬的形象让人别扭,她的过去是空白的,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十足的坏人,一反“恶人之所以是恶人都是有原因”的常规惯例,美冬心理的丑恶是没来由的。
最后,从小说的结局来说,《白夜行》给我的感觉是哀:亮司死了,雪穗的黑夜里的光消失了,她的心也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超过了爱情,是彼此无可替代的存在,亮司的死在我看来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他们所做的事最终还是要自己还,这比两个人都出事更悲更痛;《幻夜》给我的感觉是冷,随着爆炸声响,所有的阻碍都没了,雅也从头到尾都只是她的工具罢了,最后还带走了那个麻烦的警察,她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了,一切重归美好,这是幻想中的夜晚,可是却让人觉得冷得发抖。
幻夜和白夜行,我还是更喜欢白夜行。
幻夜太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