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一年》读后感1800字

更新时间:2025-01-12 01:58:27 其他读后感

  《独居的一年》札记一:当意外来临,我们该如何选择?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1800字

  新的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美国作家约翰·欧文的《独居的一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初看到标题,以为和梭罗的《瓦尔登湖》类似,可刚翻了几页,就发现并非如此,好像也不属于我平素喜欢的风格。之所以没有弃读,是因为听说村上春树视约欧文为偶像之一,并把他的作品译介到日本,他们还曾经一起在纽约中央公园慢跑。而能被偶像视为偶像肯定自有其原因。

  另一位小说家斯蒂芬·金,也评价《独居的一年》有令人惊异的丰富与原创性,是当代小说中罕见的佳作。

  今天,暂且抛开小说的艺术性不谈,看完这本书,第一个令我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如何面对生命中那些难以避免的伤痛?特别是亲人之间,是相互依靠、相互宽慰,还是相互指责、相互怨恨?是选择主动接纳承受,还是被动抗拒逃避? 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可是,为什么事到临头却又纠缠不清,迈过不去?

  在这方面,书中的科尔夫妇不是好榜样。

  两个儿子因车祸意外死亡,这本不是能够事先预知和能够挽回的,也不是夫妇任何一方的过错。但是,他们没能做出足够的努力,相扶相携走出事件的影响,虽然他们也曾试图跟换环境和住处,并且又生了一个孩子。小女儿露丝是作为两个哥哥的替代品来到人世的。

  但是,玛丽恩却不能原谅事故发生时丈夫的不知所措,让自己目睹已不治身亡的小儿子大腿还被铲车铲掉的惨状。而指责、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只会让夫妻关系冷淡、疏远,玛丽恩自己也彻底丧失了快乐的能力,虽然她美貌依旧。数年过去,她仍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儿子的怀念中,甚至不能允许自己去多爱小女儿露丝一些,宁愿不告而别,宁愿从她的生活里彻底消失。

  科尔虽然最能理解玛丽恩承受的痛苦,却不能给予她更多的宽慰。他让自己沉溺于酒精和滥情,以至因酒驾被吊销执照,因滥情而上演一幕幕荒唐剧。为此,玛丽恩曾经打赌,他是酒瘾更大,还是搞婚外情的瘾更大。

  其实,科尔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渣男”。他最大的优点是爱孩子,而孩子们也爱他。在一定程度上,他从小说家转型为童书作家也是源于这一点。他最出名的几部童书都和儿女们的生活有关,这些书也伴随了露丝的成长,并影响了她日后的写作。他煞费苦心策划了玛丽恩和埃迪的忘年恋,初衷却是为了争取露丝的抚养权,当然他事先并不知道玛丽恩根本就不想要露丝。此外,他还非常谦逊,身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却称自己只是“给小孩儿逗乐”的,让同行们都好奇一个人怎么能永远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他去世后,露丝才得知,他还一直从事慈善,长期为当地的学校和图书馆捐赠。

  按照常理,既然两个儿子已死不复生,科尔夫妇应该把爱全部倾注在小女儿露丝身上。但实际上 ,露丝却是在极不正常的家庭氛围中“挣扎着长成了大人”。她从小就被无处不在的已故兄长的照片包围,四岁的时候母亲又突然消失。在人生的一些重要时刻,她曾经无数次幻想母亲会突然到来,但又一次一次陷入失望。

  而父亲科尔从露丝十五岁起,对她的教育是——所有的男人都不可靠,并且至少每隔半年就重复一遍。这让露丝不相信婚姻,更不相信生儿育女能让女人获得幸福。她总是交到坏男友,而当出现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时,她又不知道自己是否爱他。

  所幸,露丝三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思考“人的一生中,总有某些阶段,你会想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追求新生活”,并且两次都嫁了对的人(她第一次结婚一年多后守寡,书名《独居的一年》也来源于此)。正是因为学会了爱,她也开始理解母亲,不再怨恨母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完满无缺的,那么,当意外的伤痛来临,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在本书中,作者借用母亲玛丽恩年轻的情人,埃利,安慰受伤的小露丝的话作出了回答:

  勇敢就是接受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把它尽力做到最好。

  你的伤疤会永远成为你的一部分。

  而露丝后来的确做到了。

  当发现丈夫艾伦在睡梦中离世时,她处理得特别冷静,没有在三岁的儿子格雷厄姆面前张皇失措,没有惊吓到孩子。艾伦的去世反而让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多么爱他们唯一的孩子。

  人到中年后的露丝,感觉自己很幸运,只分配到了极少的坏运气,而且还想写一本关于幸运的书。

  是的,当时间过去,很多伤痛是会愈合的,虽然也会留下一些印记,带着它前行就好,如果不去在意,大多时候我们忘记它的存在。

  可是,如果总是展示伤疤,互揭伤疤,只会伤得更深。

查看更多
标签: 原谅 翅膀 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196500/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