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并且还做了25条读书笔记。
这是我第一次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认真地做了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也是我读这本书想要学习的重点,所以这些读书笔记和这篇读后感可以算作是一次对这本书里的内容的实践行动。
我也还算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人,然而基本常态却是读完就忘。比如,这些年来读了一些自我管理的书,读的时候觉得这也有理那也很好,雄心万丈地准备照着书里的方法执行,可是读完后没多久就忘光光了,一切行为又回到起点。等到下一次觉得这样不行,需要提升自己的时候,就又去买一批新的书来看。这样的循环仿佛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后啥也没留下,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钱。在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之后,终于痛下决心改变,这也是我选这本书来读的主要原因。
这本书主要是讲了在整个读书过程中,读书笔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写好读书笔记,以及如何利用读书笔记来充实自己的学习。对于我这种读书笔记小白来说,有很多帮助。
一开始,作者先是讲了如何准备自己的购书清单。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专门写一张购书清单,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迭代,至少我几乎很少做这件事。作者认为列举自己的购书清单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阅读目的,并进一步发现值得一读好书,减少读到烂书的概率。对于主要用于学习、提高自身的书籍来说,确实需要明确阅读目的,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并减低重复购书的可能性(我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前买过、读过的书,时间长了,自己忘记了,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本书有用,就又买了一次);但是我仍然觉得需要保留一定的无目的阅读,有些时候,无目的的读书会比较轻松,也有利于发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观点。毕竟,读书除了是学习,也是休息,是滋养心灵,不必时时事事都带着很明确的目的。当然,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准备一张购书清单还是需要的,确切的说,准备一张阅读愿望清单更好,另外还需要一张已读清单。
接着,作者讲了为何要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以及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非常诧异。我从来没有把“思想输出”作为读书的前提,恰恰相反,我总是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由思想,我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另外,即使把我的思想输出了,也未必会得到理解和赞同,反而有可能招来嘲笑(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人不断地打击你,说你这不好那不行,没人会认可你的观点等等,有这样的想法大概也很正常,更何况这些打击总是来源于你最亲近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和师长,他们这么做据说是为了避免你骄傲!)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必要进行输出。但是我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如果我的输出仅仅只是为了整理我自己的思想,为了提高我自己的理解,那么,我的受众们怎么想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现在正在写着的这篇读后感,就是对作者这句话的实践。不写不知道,原来要写得好是这么难!
至于做读书笔记的具体方法,作者推荐的是摘录原文,然后在原文下面写上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我没有意见。不过作者强调“手抄”,他认为通过抄写可以加深印象,这个嘛……其实我也不反对,只是,处在当今这么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想提高效率,运用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工具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很多书都有电子版本了,就能更快捷地做读书笔记,并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地读书笔记。我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所做的读书笔记,用的就是识墨笔记App,然后导入印象笔记App进行管理,这篇读后感也将保存在印象笔记中,方便今后的检索和重读。正是因为运用了电子化的读书笔记制作和管理,这本书后半部分推荐的一些文具就用不到了,我也就没有详细阅读。
作者还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读书方法,比如:如何阅读比较难的书籍,作者认为“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比如看完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去读剩下的部分,会比只是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得更深刻。如果觉得很难做到,可以逐章、逐项地写读书笔记,一点点地进行。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同时阅读几本书的情况。如果读不懂《微观经济学》,就先读一遍《漫画经济学》,做好笔记后再去读前者会更容易理解。在读较难的专业书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过渡。”这个确实是比较有用。再比如:如何整理藏书,作者的经验是将书架分为三个部分:爱读之书一角、废弃书一角和读书笔记一角,这种分类方法也值得我自己借鉴。
读书是一件终身的事情,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花了大把时间去读一本书,总要多多增加自己的收获才行。做读书笔记,输出自己的读后感,是增大阅读收获的必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