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余华的《第七天》和《活着》,觉得余华的小说很吸引人,便去找了他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看到书名,便想到这本书可能会是写许三观这个底层人物的悲惨生活,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是一个悲剧。但当我真正阅读这本书时,随着文字在屏幕上的跳跃,我完全将自己投入这个故事中,当许三观北上卖血在医院晕倒时,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我害怕他会就此死去,而待医的一乐也无力回天。幸而不是这样的,许三观被救活后遇上了划船的两个兄弟一同前行,许三观将血汗钱带给了一乐,一乐也最终痊愈。故事结局很美好,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让人在悲苦中尝到喜悦。
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人生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骏浪。 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许三观一共卖血十二次, 其中他卖血最多的是为了一乐。一乐并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一开始许三观并不承认一乐,饥荒时他为了让全家吃上点好东西去医院卖血,卖血得到钱,许三观带着二乐、三乐和自己的老婆许玉兰下面馆,但对于一乐却不愿意接受,许三观的理由是自己卖血的血许钱要用在自己亲生儿子身上。可见许三观当时打心里并不接受一乐,也为一乐受委屈离家出走做铺垫。许三观对一乐的出走其实是很心痛的,他大骂一乐,觉得一乐不领自己的情,自认为将一乐抚养成长,又在一乐闯祸时为其卖血付赔偿款已经付出了很多。这时许三观身上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私与丑陋,他责怪许玉兰,觉得自己被戴了绿帽子,觉得自己白白付出了那么多。许三观对此事耿耿于怀,后来借探病的机会,许三观对自己的初恋动情,有了一次婚外行为,这次行为可能是无意的不受控制的,但又带着点报复心理。善良与丑陋在许三观身上并存着,许三观的小气自私令我为在全家人下馆时只能吃一个没有手掌大的地瓜的一乐心疼。许三观将他们这辈人犯下的错误惩罚到一个无辜孩子的身上。多么可怜的一乐,他一路向西,在受到亲爹的驱赶后,漫无目的,无路可去,没有人愿意当他的亲爹,当许三观背着委屈可怜的一乐时他动容了。或许真正的亲情并不止于血缘关系,还有真心对待与无和付出。一乐很孝顺,除了许三观的话谁也不听。许三观不计前嫌让一乐为惨遭横祸的何小勇叫魂,他与一乐在何小勇家门口前的对话令人感动,就在那时,许三观的形象便高大起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
最让我难忘的是许三观一路为一乐卖血,为了卖的血多一些,每次卖血前都要喝七八碗河水,河水在严寒的冬日是那么的冰凉,一包盐便让许三欢喝下那么多的水吗?是对一乐的亲情让许三观喝下一碗碗凉透全身的河水,让许三观一次次到医隐去卖血。失血过多的许三观全身发冷连五六床被子都无法捂暖他,冰冷的脚冻醒了他被窝里的小猪。许三观为了一乐连自己的性命也不顾了。
故事的最后,许三观坚持了下来,他的三个儿子也有一番作为。许三观在时间的推移中老去,老了的许三观想要吃猪肝黄酒而去卖血,却被沈血头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他悲从中来,潸然泪下。许三观觉得仿佛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再也无法为这个家做些什么了。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破璃上,就像裂缝爬上了快要破碎的碗,就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许三观这样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爱憎分明,有着一颗着良的心,有着一种包含一切的大爱。他身上的闪光点足以掩盖他的不足,他所做的一切足以让每一个读者动容。
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亲情、爱情的美,生活中珍惜身边的人,且行且珍惜。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所何无惧,一往向前,经历困难之后会迎来享福与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荒废不了整个人生。跨越无数险峰,才能收获无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