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个晶莹剔透的梦。梦里的天是干净的,梦里的地是生动的,梦里的人是单纯的,没有喧嚣,没有争吵,没有勾心斗角。少年用最纯真的眼眸,静静看着这浑浊的世界。他们不懂大人的成熟,大人也不懂他们的单纯。少年能轻而易举地看到,那形形色色的外表下,每个人那颗跳动着的脆弱的心。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这是《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对自己的故事所写的序言。她因为想念童年的时光,就回到了英子的童年,回到了北京城南的那条小胡同里,回到故事的开始。
她忆起了天真烂漫的英子,忆起在惠安堂前苦苦等候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总是斜着嘴笑的兰姨娘,打理事务的宋妈,严肃的德先叔叔,还有井边的小伴侣妞儿,以及到最后都分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年轻人。在英子纯真的眼中,她并没有看到大人们所谓的那些危险与邪恶。她觉得秀贞贤淑又善良,是她亲切的三婶,并非人们口口相传的
疯子;她觉得草堆里的年轻人勇敢又坚强,虽然是个小偷,但英子年幼的心里,对他抱着满满的友善。在英子的童年里,她并未看到平凡世事下的不平凡,她感觉到的,是周围人群的亲善友爱,和未知世界的无限美好。这双清澈的眼眸中,可能充满着对现实的懵懂,所以不曾领悟人心的黑暗;但也是这种单纯的观察,发现了大人眼中所看不到的真实。
淡淡的笔墨中,作者流露出一股轻松与随意,像是在茶香弥漫下,向别人娓娓道出自己的童年,她所深深怀念的童年。可在一番回忆之后,又仿佛渗透着莫名的哀愁,哀愁着那不经意间便丢失的少年时光。
曾经的英子是多么的单纯与善良,她可以毫无畏惧地接触大人们口中的疯女人,从而感受到她疯癫的外表下对女儿无限的朴素与慈爱。在迁居新帘子胡同后,她结识了一位家境贫寒,为了供弟弟上学而不得不偷窃的年轻人。她分不清他是好是坏,但内心却是喜欢他的。因为英子的单纯,她可以毫无顾忌的与他做朋友,而不会因为他偷窃的表象便排斥、厌恶他。但是,在时间的磨砺下,英子渐渐看到了世界的阴险与残酷,她开始不断地在现实中长大,成熟。当父亲因病去世时,英子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一刻,英子正式告别了自己的童年。
有人说,告别童年,意味着自己已经褪去无知的内心,趋向成熟、懂事。是否领悟了世界的阴险,才算是所谓的成熟?是否懂得为自己伪装上面具,冷眼旁观悲欢离合,才叫做懂事?少年时,我们因为单纯,所以不懂世界的复杂,也还未被世界蒙上布纱,才能够清楚地对待一切,正视一切,不会因为片面之词便抱怀仇意,不会人云亦云而看不清事实。少年时,我们纯粹地接近别人,不为任何目的,只是单纯地想要了解某个人。少年时,我们清澈无暇,所以看见了长大后许多所看不见的事实。只是奈何,现实总是在不断的泪水与哀痛中,将我们一点一点地从少年中抽走,无奈我们,不得不将自己融入这片浑浊之中。
当少年不再少年,《城南旧事》告诉我们,我们只能秉持一颗纯粹的心,回忆自己的少年,然后告诉自己:我们也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