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有些路还是要自己走,下面小编整理了目送800字读后感3篇,欢迎阅读!
目送800字读后感(一)
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重来一次也决然不会一模一样,然而,大千世界里大家的人生里我们都曾扮演过一样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
那是一种怎样微妙的变化,似乎有些东西像注定般轮回,某个场景排山倒海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只是我们的角色悄然发生了转变。
从文字的描述上,龙应台的母亲曾经是一个爱美、非常活泼开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时候也是如此,然而岁月还是没有任何的优待,她像无数老人一样逐渐忘记了很多事情,丢掉了很多过去,包括女儿。
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龙应台有过,她的父亲也有过,你有过,你父母有过,你将来的孩子也会有。人生是连续的,变化是逐渐的,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士豪变成了体育老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孟克柔变成了她妈妈,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变化。
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别人的爸爸妈妈,我们会变成别人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
这本书读起来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时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忆与思考。其实,没有一个内容或者观点是全新的,但这丝毫无损它的价值。除了那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学家,大多数的你我都在经历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东西,然而有些东西我们却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来,我们任由它在脑海里浮现消失,然后忘记我们曾想过什么。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才能体会。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龙应台女士的视野和文笔。文笔不是一种可以轻易模仿的东西,它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
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过去的一个多月,当我被忙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无暇看我喜欢的书时,我很明显地发现自己的厌恶,我厌恶自己写出东西的不凝练和索然无味,我厌恶自己困于生活却在离生活越来越远。
目送800字读后感(二)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书《目送》中的一段。龙应台,这支亚洲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会有最柔软和难以言尽的时候。在此之前我读过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都是用尽了深沉和喜悦的笔锋,写尽了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惊叹和感慨。而《目送》却是思考着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在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的同时还写失意、失败、脆弱和放手,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于是,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知道,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可以这样想象吗?
感谢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目送800字读后感(三)
在看完龙应台的《目送》后,终于是领悟到了老友当初在向我推荐这本书之时,事先 给我打的预防针 ,她说看前,记得备好纸巾之类,避免自己到时看至动情处,花容失色, 泪水横流,折煞风景的;我当时只感觉,一向严谨的她,突然有点幽默,甚至夸张,以她 以前种种女强人之强硬风格,是不能够轻意说出此一番话的;想必是做了母亲之后, 心也自然而然变得柔软之缘故吧! 孩子是能唤醒每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情怀的,无论你曾经多么,多么的强悍,坚 硬如铜墙铁壁,但女人的心始终是水做的,如同坚果,坚硬的外壳,包裹着的,确是一颗 柔软的心。
在花了几天时间,几乎一字不漏的啃完《目送》后,再一路的慢镜头回味自己在读到 书中的某几节之时,果然几次有着戚戚然,感时花溅泪,悲恸,伤感之意,眼泪不知不觉, 黯然垂下,竟浑然不觉的;这就是某些文字能够带给人的,无形精神上的灵动、震憾;其 实书中提到的有些感觉,我们几乎都有过一刹那的,只是没有像龙应台那样及时的把它捕 捉,记录下来。
有时候,仔细想想,从未离开父母身边的人与长年不在父母身边的人,心态是有着天 壤之别的。
暗想自己,除去初成年之时,独自去千里之外的异乡工作三年零四个月的光景,一直 到结婚生子,几乎是从未真正远离过父母羽翼,视线之下;因而,除了偶尔浅浅的感觉外, 是很难体会那种父母,子女长年不在身边的之血浓于水的骨肉分离之憾,之悲恸的;但老 友不同啊!自从完成学业后,因家庭环境所迫,再加上当初目光远大,认清形式, 以其自 身学历,在家乡至少也只会混个小职员而已的平庸,沉寂,之不甘心,毅然,决绝然选 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最终,也总算是才尽其能,心如所愿,即而顺应潮流,在外落地 生根;想想一个农民的女儿,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已是很不错的。只是自古忠孝 是很难两全的,如同老友,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同时,不得不背负于生之父母远离,长 久的离别之痛。
人生是充满着太多的不圆满的,上天在安排,你得到一样东西的与此同时,必定是要 让你失去一样东西的,得与失似乎永远相辅相成,如同生物链抑或缺憾;如影随行的伴随, 人,长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