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15 10:51:46 其他读后感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陶行知》读后感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

  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

  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

  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

  这一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只管教或教学,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本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能永远跟着教师走。

  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

  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

  教学生学,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这就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因素,这也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统一,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一面教,一面学,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以促进知识的转化。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

  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查看更多
标签: 怎样 亲子 阅读 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259327/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