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26 06:09:57 其他读后感

  陈鹤琴老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从 1920 年开始,他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是我国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最早的学者之一。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这几天在学习陈鹤琴老先生的教育文集,倍觉自身对儿童心理研究之知识薄弱,思考问题之狭窄,故想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并慢慢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

  在照片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这一章中,陈鹤琴老先生提到,小孩应该有一两盆花或者一两棵树是属于他的,使他依时灌溉,这是学植物学的初步。我比较乐意把小孩子喜欢种植物或者喜欢研究植物的特性作用等这一现象称为花盆现象。在我了解的城市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喜欢在家里种一些比较名贵的植物和一些普通花草,家中的大人小孩也依时给植物灌溉,但都是小心翼翼地打理着 , 照看着。看着这些花草,孩子自然是去触摸甚至想把它拔起来看看它的根部长得怎么样,可是,在他触碰这植物之前他就已经被制止了。而在农村家庭中,花草树木更是四处可见,由于种种原因,父母没有多余的精力在家中种养植物,更没有时间知道孩子如何让种植花儿等植物。所以孩子们喜欢在漂亮的花草旁边经过,或者喜爱指着路边儿的花儿说花,花,花。因为花草树木乃是常见植物,再加上缺少父母的正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植物了。可见,大多小孩子有属于自己的花草是很少的,就连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也不例外。

  在学习陈老先生的教育文集之前,我竟也觉得这种普遍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我们注意,殊不知这对教育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当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一棵植物,他就会想尽法子照料好它,时常观察它的变化,并思考着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当植物受到伤害时,他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怜悯之心,并好好地照料它,竭尽所能让它变得更有生机。就在种养植物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并养成了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的习惯,并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好品格。让孩子在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好的品质,比在孩子懂事了再把这些情感或品格用各种方式输入他的大脑来的更容易、更牢固。所以,在孩子年小的时候,他的一切都应该和大自然扯上关系。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讲到,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话说得并不是毫无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利用各种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各种方法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若其反抗,父母会打着为你好等口号来压制你。所以很多孩子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哪里有时间去了解大自然,保护属于自己的花草?

查看更多
标签: 降临 一生 故事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278114/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