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新时代生活认知升级指南》是公众号富书的文章摘录,个别文章观点偏激,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值得一读。
昨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我看了几篇关于“读书”的相关文章,晚上还给孩子读了两篇激励文。随后儿子对读书一事明确表态——不爱读、不想读。
好吧,儿子,咱慢慢来(请自行脑补老母亲的咬牙切齿状)。
写一下自己这几年读书的感触。
1.养习惯,成自然。
没有时间阅读是借口。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只要有时间吃饭,就有时间阅读。一起床,读两页书,睡前,读两页书,这都不难,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一年就是1400多页,300来页厚的书,至少读了4本,已赢了95%的中国人。还有的书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至少要读两小时以上,而且读完后感觉很不真实,就好像看书之前是一个人,书的最后一页合上时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比如《三体》。
2.要休闲,兼功利。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这点大部分人都认同。现在只说读书的功利性。读书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期待回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个人常看党政类和科技类的文章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看党政类便于工作中的写作:搞明白顶层设计,更容易写对运行层面,一遍过的可能极高。看科普类便于生活中不被孩子问住:人是怎么来的?黑洞是什么?最大的恐龙是哪种?虽然不能100%正确,可也能答对七八成。总不能孩子一有问题就查手机吧。
老母亲也要面子啊!
3.不偏激,更豁达。
平时有工作、有家庭,有时候感觉生命被压榨了。读书可以给予我一些生命中很难发现的东西,远离一切繁琐的事情,与内心单独相处一会儿,所以说读书是最简单的把心带到别处的办法,且省时省力不费太多钱。读书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世界上76亿人中还有很多人没有我这么幸运。读书让我和他人更好的相处,多种价值观在社会并行,没有哪两个人的认知是完全相同的。而且看的书越多,我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
所以还要读下去。
平安小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