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15 22:05:16 选读推荐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理解。《红楼梦》就像是一本史书,大大小小的人物,多种多样的命运,社会的千奇百态都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关于人生

  《红楼梦》宁荣两府大大小小的众多人物,他们的兴衰无不昭示着人生的哲理命运无常。繁荣昌盛,荣宠无限的宁荣两府,在攀上兴盛的顶峰后走向了衰败,让人不胜唏嘘。纵然是精明泼辣如王熙凤,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被休的结局。命运无常在书中一开始便很明显的显现出来,一场火烧了葫芦庙,也烧了甄士隐的家,本是还算富足有声望的文人家庭,最终也只能落得个依靠丈人生活,最后出家的境况。而原本的丫鬟,因为不经意的抬头回望,竟然成了贾雨村的妻子,最后还升了正室。由荣转衰,由衰转荣,命运的转变来得没有任何一点征兆。命运无常,让人摸不着,猜不透。纵使是繁盛额宁荣两府,在命运的面前最终只能认命。正如甄士隐所说: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命运无常让人唏嘘,但也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面对这无常的命运,究竟该怎么办?

  仔细想了想,命运既然无法预测,那就只好珍重当下,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或许,还当有居安思危的思想,纵然现在生活安乐,但也不能担保人生一帆风顺,充实了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在命运无常面前,即使不可以冲破命运的枷锁,但至少可以让自己还能命运立足。牵挂那些不切实际的名声、钱财、还不如多多充实自己,学会坦然面对人生的勇气。这样,就算命运再怎么开你的玩笑,也可以勇敢去面对吧!

  宁荣两府的衰败,显示了命运的无常,更告诫了我们。繁盛一时的宁荣两府,即使开始显现出衰败之气,依然奢靡,排场不减,非要营造出依旧繁华昌盛的局面。或许,倘若宁荣两府察觉到命运的衰落,接收现实,舍弃那些所谓的名声气势,或许不至于落得个那么凄惨的结局。社会的诱惑正如宁荣两府的追求,金钱、名声,面对复杂社会的我们,实难摆脱社会时时刻刻的诱惑,少些虚荣,多些实际,认清自己过得更加安乐。即使命运让自己失了这些,却也可以勇敢面对,重头再来。

  在无常的命运面前,我们所要珍惜的,不是金钱、地位、名声这些身外物,而是亲人、朋友、爱人,即使没有了金钱,但身边依旧有这么多爱着的人,人生依然富足。

  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无常,珍惜当下,做好自己,足矣。

  关于为人

  《红楼梦》一书中大大小小的众多人物,不仅让我们看到千千万万种命运,更让我们为人的重要性。精明的王熙凤,喜欢算计,到头来反误了卿卿性命。书中一开始就有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为人处事,在这繁琐的世事中是多么的重要。

  林黛玉清高,为人不免有些刻薄,目无下尘,生性孤傲,多愁善感。

  薛宝钗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待人处事十分圆滑,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

  林黛玉的清高有她的好处。虽然让旁人难以接近,却也让人净重。黛玉的清高为自己带来了一方精神上的净土,即使旁人无法理解,却也保留了内心的纯洁、干净。

  宝钗的圆滑让众人喜欢,在黛玉、宝玉、黛玉三人恋情的最终关头,众人还是选择了圆滑的她。宝钗的圆滑让她显得世俗些,偏偏宝玉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哥,聪明圆滑如宝钗,最终还是得不到宝玉的心。

  两种性格不能说谁对谁错,毕竟性格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哪种性格更能在世间生存。

  黛玉的清高让她不被旁人理解,宝钗的圆滑让人觉得世俗。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我都不会选择。

  英国威廉王子与平民王妃凯特的大婚让世人瞩目,勾起了无数少女的幻想,这不正是一个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吗?看了一篇评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凯特绝不是灰姑娘,她漂亮、有学识、有事业,独立、聪明,这样的她绝不是灰姑娘。这样的女性,即使不嫁给王子,也依旧很闪亮。纵观黛玉,虽然有貌有才学,但是孤傲、刻薄,这样的女子,即使真的嫁给了宝玉,两人也不一定会幸福,黛玉的孤傲注定与社会格格不入。比起一个刻薄、孤傲的女子,世人或者会更加喜欢像凯特王妃一样聪明自信的女子吧。

  宝钗的圆滑让人更加愿意与之相处,她的圆滑注定不能让她免俗。婚后的她,即使厌恶官场的黑暗,仍然一直劝宝玉要赢取功名,而最后,宝玉抛下她,跟着和尚走了。宝钗终究还是不能免俗,就如同贾府的众人一样,过于追求功名。

  欣赏黛玉的清高,有自己的原则,拥有自己的净土,也欣赏宝钗的知性,让众人喜欢她。我想,关于为人,要像宝钗一样融入社会,但同时,也要像黛玉一样有自己的原则,不为功名利禄所累赘。

  有原则,善待人,这样的为人,更值得他人尊敬吧。

  关于爱情

  说到《红楼梦》就不能不说说宝玉、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了。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最后却天人永隔,让无数的人为他们留下一把同情的辛酸泪。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段爱情悲剧,让人心酸,也让人深思。

  宝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哥,对功名利禄没有任何向往,黛玉是身体孱弱,多愁善感的女子,清高孤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二人对待世俗的观点一致,一拍即合,没想到最后却遭受封建的残害,黛玉身亡,宝玉出家。

  贾府众人喜欢圆滑的宝钗,希望宝玉可以婚后安心读书,考取功名,重振贾府的繁荣。黛玉虽然有才华,却不屑功名利禄,比起这样的黛玉,众人更加希望宝钗和宝玉在一起,于是,这样一对惺惺相惜的情侣就这样被拆散了。

  有人说,这结局不圆满,但是,仔细想想,倘若宝玉、黛玉真的在一起了,这段金玉良缘,还会像今日一样被流传吗?

  宝玉、黛玉二人都与社会格格不入,倘若二人真的在一起,过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而不是吟诗赏画,这段爱情,还能长久吗?谁也不能肯定。

  我想,黛玉和宝玉爱情的美就美在悲剧。虽然最后不能够在一起,但二人心意相通,与封建礼教默默地做着斗争,这样的他们,更让人有着幻想的空间和余地。

  以前的我,极其不愿意接受悲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看《红楼梦》,现在想想,悲剧或许也是另外一种美吧,这样的悲剧爱情更能让人反思。

  在这段爱情里,没有所谓的赢家。纵使宝钗最后得以和宝玉结婚,但始终得不到宝玉的心。宝钗是聪明的,她会博取贾府长辈的欢心来为自己获得成为宝玉妻子的资格,但她也是愚笨的,爱不是靠心计获得的。嫁给宝玉,她幸福吗?她始终得不到宝玉的爱,最后,宝玉也离她而去。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但是,命运时常捉弄众人。但无论怎样,还是珍重自己身边的爱人吧,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在爱情里,放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我总是想,倘若宝钗没有执着的嫁给宝玉,以她的聪明才智,外貌条件,或许也能找到很好的夫家。可惜,宝钗最终还是成就不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让世间男女为它烦恼,为它忧愁。还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珍惜好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敢于爱也敢于放下,收获自己的幸福。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是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红楼梦》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无论是关于人生哲理,还是关于文学艺术,抑或是其它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好好的钻研,思考。

查看更多
标签: 知错 为时不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06720/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