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一位值得尊敬的人(1)
在打开《呼兰河传》这本书之前,我不禁心里疑惑: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书中讲述了什么?读了茅盾为《呼兰河传》写的序,我更加不明白了:为什么茅盾说作者萧红是孤独的?于是,我急不可待地打开书,想要从书中找到答案。
《呼兰河传》这本书以小孩子天真无邪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记叙萧红童年生活的点滴。它是一篇叙述诗,是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也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刚开始主要写了一些轻松的趣事,可越往下读,就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那时的萧红,眼里处处是新奇。春天,摘一个黄瓜,捉一个绿豆蚂蚱,一个大蜻蜒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夏天,呼兰河的火烧云是很好看的,变化极多,映着天空也是火红火红的。秋天,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冬天,储物室随便开一只箱子,从而来消遣冬日漫长凝滞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神奇带给萧红生命最初的期冀和梦幻,童年的歌尽情流淌回荡在后园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纯真、未被世俗侵扰玷污的年华。
不幸的是,萧红童年的乐趣即将到此为止。尽管还有唯一的一个玩伴,祖父。萧红的祖父慈祥而有童心,他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经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陪着萧红。从早到晚,寸步不离,祖父教授她唐诗,讲实在听厌了的故事。我想,或许作者描写童年生活是为了给在呼兰河的人的生活反衬吧。
平淡得像秋水一样,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而萧红早已看破了一切。她是一个聪明的人,以至于只是静静地冷眼旁观呼兰河发生的一切无论是集市上的大坑也好,小团圆媳妇也罢。
读《呼兰河传》有感(2)
今天我读了《呼兰河传》,感觉非常有趣。这本书的作者是萧红,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独特艺术个性的女作家,其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集中体现了她的小说美学和文学成就,即散文化体式与多维叙事。在小说体式方面,《呼兰河传》背弃了传统小说对情节、结构和人物等小说主要组成部分的处理方式。在小说中,萧红她充分张扬个性的主观感情,以情感构建全篇,从而写出了《呼兰河传》。她参加过五卅惨案,经历过始乱终弃的包办婚姻,后来结识萧军,并走上了文学道路,深受鲁迅的赏识。1935年,《生死场》的出版使萧红一举成名。
本书共分七大章,三部分。第一部分细腻展现了小城风情,第二部分诗意地展现了萧红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生动地讲述了小城故事-----二伯的故事,冯歪嘴的故事等等。我最喜欢第三章,讲述了在萧红家的后院发生的故事。萧红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她的祖父对她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有在祖父这里,才会有快乐的时光。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和祖父共同拥有后花园的玩乐日子,是祖父慈祥的爱温暖着她,令人感动。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回顾童年的生活,寻找心灵的归属,这就是萧红,呼兰河传是她一生的写照。
读《呼兰河传》有感(3)
从古到今的名著一直像一种文化的延续。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著《呼兰河传》。
这本书的书写方式很特别,虽然从头到尾一直在讲人物,但却没有一位固定的主角。今天这儿发生了什么,那儿发生了什么统统随意地写下来,十分轻松。整本书被分成了7章,完全就像是七篇单独的作品,同样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整体。
平静的叙述,黯然的画面就仿佛把我们带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呼兰河城一样。呼兰河城其实一点儿也不繁华,一年四季都是冬。人们的无知、愚昧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大灾难,人们只不过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死去而死去罢了。许多情节都令我不知道该同情谁,该痛恨谁......
这些情节中,令我最铭心的是小团圆嫂妇的生活。小团圆嫂妇只不过才二十岁,长得高点罢了,竟被说成24岁,还被迫出嫁.十分不幸的是她的婆婆十分恶毒,心狠手辣。只要每当小团圆嫂妇做出令她不顺心的事,那位婆婆就要拿皮鞭抽,拿巴掌打,打完抽完还不称心,甚至还拿冷水浇,这不是在刑场所有的情节吗?最后,小团圆嫂妇被活生生的打死了,可她婆婆轻描淡写地说,她只不过把小团圆嫂妇吊在梁上,拿皮鞭抽了几十下而已,最后拿冷水浇醒她再打罢了。
如此的轻描淡写,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东二道街有个大泥坑,大约有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雨天全部都会受灾,这个大泥坑淹死过小猪,还用泥浆闷死过各种动物,甚至连人也闷死过。对于这种情况,有人想把坑两边的墙拆了,有的说在里面种树,可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过把大泥坑给填了。呼兰河城的人民是多么愚昧,多么无知啊!在他们的印象里只能顺应天意,顺应社会,人不能违背天意,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最大悲哀啊!
经过鲁迅先生教育后萧红回到了故乡,便不再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故乡的人民了,她觉得所有人都十分愚昧无知。因此萧红转身前往香港,她更加喜欢自己的故乡童年生活,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仅管没有优美的故事,可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完之后,我的心情沉浸在了当时的那片灰色画面中去了。
读《呼兰河传》有感:含泪的微笑(4)
《呼兰河传》,这是萧红的一部代表作,这也是她生命最后几年对家乡呼兰河城的一种思念、一种回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因为当你仔细品味的时候,你才自然会感到感慨万千。
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下来,心总是沉重的,除了作者萧红与其祖父那温什的一章外,其他的似乎都能感到一丝忧虑。这书的七章看似互不相连,但又合理连贯,因为这本书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它的中心是整个呼兰河城。整个呼兰河城的点点滴滴,从各种习俗,到一件件悲痛事例,其实说到底贯穿始终的还是两个字:迷信,这里的人已被这种意念包围,按鲁迅先生的话说便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书本中每一件事都能透露出来。
不过,在这之中,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她就是萧红。从整本书中都能隐隐感到萧红对这种愚昧的封建迷信的一种批判,也许在萧红眼里,这种事实在是愚笨至极,令她难以接受。但为什么唯有她这颗璀璨的星能够超凡脱俗呢?因为她有进步的思想,有伟人的思想,她就犹如一位站在云端的圣者,用那超出凡人的目光去看着那些可怜的人们,可也正是因为她站在云端,所以她是孤独的。文中曾不止一次的写出了这种感觉,所谓高处不胜寒而萧红正因为在高处,所以才无人能够与她交谈,她也是为此而孤独着、寂寞着。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老师曾在上课时讲的一个形象的例子,人类就像一个橄榄球一边是最优秀的、一边是最差的,而大多数人都在中间。萧红她就站在最优秀的那一边上,而老师这也不正向我们抛了一个选择题吗?你想站在那儿?萧红如此年轻便用她那超前的思想写了一篇带有讽刺味的回忆小说,而我们还正年轻,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了,现在虽已没了那种愚昧的迷信,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这不就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了吗
最后,对于萧红这篇以含泪的微笑所写出的这本回忆童年及故乡的小说《呼兰河传》给予一种怜悯,而对于萧红只能致以惋惜,所以,我更应该好好利用现在,切不可像呼兰河城的人们一样愚昧的度日。
读《呼兰河传》有感(5)
前段时间,老师让我们仔细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并让我们写了一篇读后感。我品读了一番,作者萧红的情感一直在变,时而快乐,时而忧伤,时而又万分地无奈,令人琢磨不透。是什么筑就了萧红如此多变的情感?其实,是寂寞。当一个人感到寂寞的时候,他的情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萧红幼年丧母,又不得继母的欢心,所以,只能依靠祖父祖母两个老人,但祖父能陪她的时间也不多,所以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待在那荒芜的园子里的。可见,她的幼年就已经如此寂寞了。
长大以后,萧红游走四方,接触了许多新文化,那时回忆起了在家乡的往事,不禁觉得家乡的人们是多么无知、愚昧和迷信。在这一点上,她依旧是寂寞的,因为在那离她万里之遥的家乡,可没有人会赞同她的想法。尽管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受封建礼教和愚昧风俗的影响,活活打死了小团圆媳妇,尽管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时常淹死人畜,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依旧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或者太无知了。萧红也无能为力,似乎社会一直在排斥着她,她一生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安身之处,北平、青岛、上海、日本、汉口、重庆,包括她灵魂所居之处,香港都没有让她长久停留。罢了,萧红的一生波折不断,三次婚变,但是却没有人愿意为她分担一些忧愁。这么多年了,萧红一直是一位了不起的独行侠,无论生活给她施加多大的压力,萧红总是孤独地向前迈进,一步,一步,又一步,但是永远只有一行她自己的脚印。
萧红幼年是孤独的,成年后她依旧是孤独的,甚至连死都是孤独的。《呼兰河传》那凄凉悲伤的尾声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在宽敞的病房,唯有那一张病床,萧红静静地坐在床上,提起笔,写了几下,而后闭上了双眼。也许她太寂寞了,毕竟没有一个人陪伴着她,也许她想祖父了吧,也许想妈妈,不过她究竟在想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萧红的寂寞并不是因为她性情孤僻,而是因为高处不胜寒。萧红,这样一位强者,她站于泰山之巅,俯视芸芸众生,寂寞也在所难免。对于萧红来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自己未能放射尽自己的光芒,就忽然黯淡下去,过早地逝去。命运弄人,也许这就是萧红的命运吧!文章收尾处,心中只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悲伤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