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孔子怎么教我们做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再看看孟子怎么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子怎么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最后看《易经》怎么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诸子百家无不用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影响和教化着这个国度的人民,也正是因为这些千百年来一直在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才使我们伟大的民族一直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同时,能随时吸收兄弟民族文化和外来文明为我所用,使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超强的实用性。
以这样循循善诱教育世人为的旨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最朴素也最契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逐渐丰富而精神益显空虚的今天还需要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
作者在胸襟开阔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的同时,并不是象某些热血青年抒发完豪情也就仅止于斯了;他更进一步阐述如何实施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个体如何身体力行地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样造就了本书的鲜明个性:喻大义于小事,在平凡中实践伟大。源于传统文化的对个人修养的规范也被作者提炼概括出来,并加以补充,如: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倾听自己的心跳
做好自己本分事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回归传统是当今的主流,这是祖国日益强盛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凭借;追求成功也是时代的趋势,这是个体生命寻求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内驱力。重新焕发民族激情,让我们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如作者所言: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写好自己的小历史每个人都这么去做,那么何愁不出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你是中国人吗》表达的这一切,正是每个现代中国人需要努力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