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家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出版,使作者歌德从德国的歌德成为世界的歌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有多高。与此同时,老一辈的人么对这本书的批判和控诉也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本典型的资产阶级毒害青少年的大毒草,许多青少年由于读了这本书而走上了自一杀的道路。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作品反而受到吹捧,甚至有人说自一杀的人越多,说明这本书越有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价值观是多么自私、残酷和荒唐!一个作家可以只为了自己的成名成家而不顾任何社会道德责任、甚至不惜剥夺读者的生命!
究竟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本书才是客观公正的,我想这不是我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决定的,所以我决定不让这个问题来打扰自己,我想,只要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能有所启发,有所收益,或有所快乐,这样的书就可以说是有价值的吧?
玖完这本书,忽然想起曾在网上与朋友争论的话题:真正的一爱一情究竟是感一性一的还是理一性一的?于是忍不住想到用这本书中的故事做一个案例来分析一番,顺便也与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们作一个交流探讨。感一性一派认为:真正的一爱一情是感一性一的,感一性一的一爱一情一旦上升为理一性一就不纯洁了,就变味了,所以发乎情而止于礼之类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等同于一爱一情的枷锁,必欲除之而后快。理一性一派则认为:真正的一爱一情是理一性一的,一爱一情属于人类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情感,缺乏理一性一的一爱一情只是一种肤浅的动物一性一的本能,而在处理感情时能不能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正是区别人类的一爱一情和动物本能的重要标致之一。
还有一种一爱一情感一性一派甚至认为:真正的一爱一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爱一就是一爱一了,没有任何理由,一旦可以说出具体的一爱一的理由,一爱一情就有功利一性一了,也就不纯洁了。这样的一爱一情观之所以会得到流传,我想影视作品和流行歌曲功不可没。一爱一情真的是这样糊里糊涂吗?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维特对绿蒂的一爱一情,看看这份让他甘愿献出年轻生命的一爱一情是说得清的还是说不清的。
维特第一次见到绿蒂是在她的家里,书中写到:
正要进门,一幕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景象跳入我的眼帘。前厅是六个十一岁到两岁的孩子围拥着一位容貌可人的姑一娘一,她中等身材,穿一件简单的白色衣服,袖口和胸襟上系着粉一红色的蝴蝶结。她手里攥着一个黑面包,根据周围孩子的年龄和胃口一块块切下来,均匀地分给他们
书中告诉我们,绿蒂是法官的长女,自从法官的妻子去世后,绿蒂接受了母亲的临终嘱托,像母亲一样照看八个幼小的弟妹,那时最小的弟弟才两个月。所以作者通过这个景象展示的不仅是绿蒂的外貌美,还有行为美和心灵美。所以这个景象顿时就让维特的整个灵魂都停留在她的容貌、声调和举止上了。
接着,维特又发现绿蒂喜欢读书,而且她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情趣和审美标准与自己的非常一致,彼此交谈是一见如故,然后接着发现绿蒂和他挑一起舞来也非常优美、默契,连钢琴也弹得非常棒。最后发现绿蒂不但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充满一爱一心关怀备至,还像天使一样去关怀那些贫穷的病人和临终的老人,陪同他们或度过病痛、或安然去世。这一切的一切使维特非常理一性一地得出一个结论:绿蒂是这世界上最完美无缺的最值得他一爱一的女人。书中是这样表达维特对绿蒂的判定的:
她那么有灵一性一,却又那么纯朴;那么刚毅,却又那么善良;一操一持家务那么勤劳,而心灵又那么宁静。
在我心目中,她是神圣的。在他面前,一切欲念都消失了。在她身边的时候,我始终弄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似乎我已经神魂颠倒了。她有一支曲子,这是她以天使之力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的,那么纯朴,那么才华出众!这是她心一爱一的歌,也是她的心声。她只要奏出第一个音符,困扰我的一切痛苦、混乱和郁闷就统统无影无踪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维特不但对为什么一爱一绿蒂清清楚楚,就连处于一爱一情状态下的种种感觉也写得明明白白。所以我觉得,那种认为一爱一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观点,反应的并不是一爱一情的本质状态,而只是由于某些处于一爱一情状态下的人们缺乏充分表达的能力才使他们觉得说不清道不明,一旦相一爱一的人们都具备了充分的表达能力,一爱一情、没有表达不清的。
一爱一情是感一性一的,也是理一性一的,感一性一是基础,理一性一是深度,越是理一性一的一爱一情,越令人刻骨铭心。发乎情而止于礼不但是区别人类的感情和动物的本能的重要标致之一,往往也是区分甜蜜的一爱一情和痛苦的一爱一情的因素之一。当维特的一爱一情被控制在理一性一范围内的时,他感受到的是一爱一情的甜蜜和快乐,当他试图冲决理一性一的束缚时,他就感受到了痛苦和绝望。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我若不是呆子,我的生活本可以过得最好,最幸福。像我现在所处的困境,既优美,又让人心悦神怡,这是不易多得的。啊,只有我的心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这话说得对我是这可一爱一的家庭的一员,老人一爱一我如子,孩子一爱一我如父,绿蒂也一爱一我!在就是厚道的阿尔贝特,他没有以脾气怪嫡和举止无礼来打乱我的幸福,他待我以亲切的友情,在他心目中,除了绿蒂,我就是世上最亲一爱一的人了!威廉,我们散步时彼此谈着绿蒂,真是一大乐事。要是听听我们的谈话,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此种关系更可笑的事了,然而我们却时常为此而泪下。
如果我们把一爱一情比着高山流水,那么,理一性一就好比是大河的两岸,流水只有在两岸的规范下流淌,才会给大地带来幸福和快乐,流水也才可能流得更加长远直达大海。流水如果不受两岸的束缚,就只能给大地带来痛苦和灾难,也往往不可能流得太远就会消失,更无法到达大海。
维特对绿蒂的一爱一情可以说是在理一性一基础上的激一情,他越是理解他一爱一她的理由,越是被她所吸引,他越是被她所吸引,越是知道不应该一爱一她。如果这时候理一性一能够战胜感一性一,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遗憾的是被激一情烧毁了理一性一堤岸的维特终于选择了吞一槍一自一杀的下策。
他杀死了他自己,也等于从一精一神上杀死了他所一爱一的绿蒂和阿尔贝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血的警示:不受理一性一束缚的一爱一情是多么可悲和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