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40回读后感范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0:30:22 选读推荐

  这个假期,我读完了《红楼梦》,真正的领略了一直被世人所景仰的世界文学巅峰的内涵。

红楼梦前40回读后感范文

  首先,我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感触颇深。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创造,使林黛玉的形象具有绝世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突出了她的性格之美。

  最激动人心,最催人泪下的,还是林黛玉叛逆者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的阅读描写爱情的杂剧,那样如痴如醉的沉浸在艺术的境界里。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些混账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这样一来,林黛玉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才女。

  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体现在他对于贾宝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爱情,表现得非常坚贞、纯洁。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红楼梦》是女性的颂歌,也是女性的悲剧。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宝玉在黛玉和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做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问题。悲剧产生在两个选择的不一致。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的知己,宝钗虽然也可爱可敬,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惠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却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也就是常说的发乎情,止乎礼;黛玉却往往作了执着的表露。悲剧尤其产生于两个选择权威性大相悬殊: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取谁做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的,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环绕他们三个人的还有一大群少女少妇,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的是贾迎春;远嫁的是贾探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嫁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含冤而死的是秦可卿和鸳鸯,撞壁而死的是司棋,斥逐羞忿的是晴雯,被强盗抢去的是妙玉

  正像《三国演义》的开篇诗《西江月》中提到的一样: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贾宝玉就是因为看破红尘,看透人间事故,所以才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查看更多
标签: 十万 为什么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36393/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