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北方的天气渐渐有丝寒意,树叶也稍显枯黄,偶尔飘零几片,校园里的小松鼠开始偷偷地囤积果实。鲜红的山楂为宁静的小树林增添了几分画意,在不冷不热的季节里,浮躁的心情也慢慢地平缓。清晨,走在白桦林的小道上,享受着淡淡青草的芳香,阳光穿过树枝,透过秋叶,把露珠照得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悬挂在枝头的小珍珠。在这片书香百味的净土上,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读书的时光,让人倍感珍贵。
每当品读完一本书之后,我总喜欢用文字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一点感悟,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有人说读书就像吃饭,吃着吃着就有味道,是吗?彭学明的《娘》对我而言,不是一碗米饭,而是一杯清茶,需要细细品味,品味它的苦涩与甘甜,就像品味人生百态。经常和朋友们聊起,现在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还能有年轻的作家写出时代的苦涩与悲凉吗?的确,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很多人追求可能更多的是物质上的,而现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人们开始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知何时,我似乎迷上了父母祖辈的那段旧时光,清贫的生活里他们过得怎样?从《娘》中我应该感悟到了,不管生在什么年代、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母爱都是永恒的,无论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只要有一口饭吃,母亲也会毫不犹豫地留给孩子。
小时候,我和牛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家里的牛跑了,除了我,其他人都很难把牛抓到,印象中奶奶好几次背着我去田野驯服那头脱缰的黄牛。放牛,对于我而言不知道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是一件不太情愿的事情,感觉平平淡淡。但是,放牛的过程中通常是一个人,一个人独处时,心里会有很多独白,牛真的会像《牛郎织女》故事里那样开口说话吗?其实,我只希望牛能吃饱一点,吃得肚子鼓鼓的。一直觉得牛是有感情的,它不像其他动物那样,会表达自己喜悦与悲伤。老实巴交的黄牛,也做过一件只有我知道的坏事--偷吃人家的农作物,被逮着了。我喝完水回来,发现牛不见了,非常担心牛会被人打,四处找,这家伙被别人栓在山林里,它好像发现了我,放声大叫。我不知道是谁把牛藏起来的,更不知道它吃了多少农作物,吃谁家的,心有自责,更不敢多问。我把它偷偷地牵下山,它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脚步也是如此小心翼翼......如今黄牛早卖了,或许它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上初中之后,在家放牛的次数越来越少,和牛的感情似乎也渐渐淡了些,好久不见,它还是如此蛮横与固执,不会表达它的情绪,偶尔失控,我却再无法骗它被抓了。糖衣炮弹的战术不知何时被它识破了,也许是过去那个小不点儿长高了,已经对它的偶尔放荡不羁产生了威胁?
把放牛的经历写在这篇读后感中,是因为一种特别的回忆吧,就像彭学明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也会想到自己童年的往事。在生活中,总会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有时候想着想着,就发现自己长大了,早已告别青春年少。物是人非,你我都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唯有彼此珍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