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发表于1926年,也就是卡夫卡逝世后的第四年。卡夫卡出生于家教极为专制的一个犹太家庭,正是由于原生家庭专制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卡夫卡敏感内向的性格,他如同作品里地洞中的老鼠,又极符合他名字穴鸟的涵义,他向往的就是一支笔一碗饭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生活,不与外界交流不求作品的社会性,这也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去世后发表的原因。
《城堡》称之为小说,却不具备小说的故事性,也就是故事性的弱化;开放式的结尾,主人公K的命运与结局无从得知;正是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也增添了作品的荒诞效果。作品借助于主人公K的视觉和感受展开,K看到什么读者就看到什么,城堡对于K,既真实存在又虚无缥缈,是迷宫般的存在、梦幻般的氛围、梦魇般的经历,所以从头到尾读下来,感觉恍惚、虚无,抓不到作品的内涵,我不想灌输给自己固有的思维:城堡意味着什么、村民以及城堡里的官员代表着什么,总之作品之于我,也是迷宫般的存在!
目的是有,道路却无,我们称之为道路者,不过是踌躇罢了。卡夫卡的这句话正如作品主人公K的境遇,对城堡无限靠近却永不可得,带给读者的是那种无助、无奈、无力、绝望到令人窒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