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泽厚说: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有朋来而乐,可以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 (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中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理解这则语录,就一定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语义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后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 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己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 习也! 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值得快乐的事。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是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 近处无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 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 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 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说:我不生气! 因为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计较? 也罢,也只好如此了! 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宽慰自己呢?
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