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愿意读《老子》,因为语言太晦涩,又不愿意看注解因为我相信个人的看法难免局限,因而没有人能坦言真正地得了老子之道。一如《老子》告诉我的:我们要跳出一些圈子。
假设我们办一件事情,例如加入某个组织、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某一门技术、接受某一种想法,甚至建立起某一个体系,都相当于进入一个圈子。此后,便有三个阶段。
最初,从圈外进入圈内,对圈子里的情况一无所知相当于阶段一。接着,继续深入,随着对圈子认知的过程,我们越来越接近圆心,越来越近于本质。同时在圈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对于圈外的偏见也越来越深,且不妨称其为阶段二。但终究是在圈内,不管你入圈时间有多长、对圈子的了解有多深。越近于圆心,表示你越陷得深,越难跳出来。因此也终究只是阶段二。而且,显然越近于圆心,也就越走越慢,最终寸步难行,却永远也到不了那个点。这时候便只有跳出圈外,才能算是走出了阶段二,突变到了阶段三。
跳出圈外,有两种情况。要么生命完结,自然是突出了各种各样的圈子。所谓死也是一种解脱嘛。难就难在要能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从圈子里自动跳出来,站到外面,从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原先的那个圈子。才能同时在微观与宏观上对圈子进行分析与综合,将之与其他圈子进行对比。这样你对圈子的认识就大大地超过了圈内所有的人,也就是说,你对圈子在认识上与别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纵观古今天下人物,无一是拘泥于某一圈子:孔子的六艺、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成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博学与智慧反观那种死守着一个圈子不放,只知深入不知浅出的人,不甘否定自己、不能战胜自己、不愿超越自己的人,只有永远徘徊在阶段二中,最多是个二流水平。
事实上,面对一个圈子,以往的说教往往鼓励进来的多,而提倡出去的少。深入、细致、认真、刻苦、严格、精确、努力、奋斗、执著、追求。此一类的词汇是我们早已习惯的目标,一种所谓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更加重了我们的这种观念。但是,当在一个封闭、老化的圈子里呆久了,就得走出来,呼吸点新鲜空气,要不然就容易窒息。
这就是《老子》告诉我的:无为不要轻易染指、涉足某一圈子,因为在你染指的时,你也已经干涉了自然;出生入死绝圣弃智学着放弃或者不要随便接受所谓的圣明智见权威。那是陷在圈子里最深的东西所谓得道成仙也就是跳出所有的圈子罢了。佛云: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也是这一说法。当然略显过头,因为此一路除了了却生命外别无他法。但是,从小的圈子跳到较大的圈子,这于我们来说也还是相宜的。不妨这么想:有朝一日,当我们跳出了地球乃至太阳这个圈子,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之际,回想在地球上的你争我斗,岂不可笑?
爱因斯坦有句话:一只盲目的甲虫,在球面爬行时,它意识不到自己在走的路是弯的。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
《老子》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先驱,是古哲学体系的基础,这么说一点不为过。从百家争鸣开始,时至今日,人各一词:
法家的主张为实际操作,在于认的行为;释家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一切皆注定,提倡自然,无为;道家(非老子)提倡相对观点, 认为苦即是乐、福亦是祸,在于释然;墨派的观点,主张等级、权威,在于顺从;儒家认为应该要求自己先做到,再去要求别人,正人先正己。
这些学说大都是或以《老子》为来源,都在追求老子之道,却又同时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朝圆心越走越近,到不了又不肯回头,陷在里头。
关于这几者,有一个例子:一个人要打另一个人的耳光,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
法家的做法是:扑上前去,干干脆脆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释家的做法是:口中念念有词:四大皆空,人生是苦认命吧!
道家的做法是:好啊! 好啊!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你以为你打了我,其实不如说是我用脸打了你手。我打了你,而你却不知道真实情况,可笑啊可笑,可怜啊可怜
墨家的做法是:畜生! 不许胡闹! 怎么什么道理都不懂? 大哥打你,完全是为了你好,为了大家好。怎么一点义气都不讲!
儒家的做法有点特别,孔子会轻轻拍打自己的脸,一边唱:约束自己啊,回到礼的约约束。这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做到了,天下也就安宁了。
可是事实上,老子的做法却应该是在把以上所有的想法在脑子里过一遍之后,摇摇头,叹一句:何必呢!这才是老子。
一本《老子》读下来,感叹老子的先知、大智。又不得不承认他老人家刁难无比:他告诫我们不要进圈,却又留下这硕大一个圆。没有高点,唯有努力往圆心处靠,方能窥得一角。只是这么一来,吾等皆在中矣。
人读《老子》,都会说以老子的眼光看世界。只是谁也说不清楚,如何用老子的阳光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