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罗宾邓巴的这本著作,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明明是一本关于各方各面的进化心理学和进化生理学的书,却单单挑出了其中的一章来拟标题,这不明摆着为了吸引眼球嘛?不过,我还真就冲着这章才去看这书的,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作者从进化生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所能维持稳定的社交圈的大小是150人,这个数字也被称为邓巴数字。
我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虽然其结论是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推理所得,并不如数学公式般严谨,150这个数字也并非丝毫不差,但其思想却是无比正确的。
技术的进步诚然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更多的人,更有所谓六度分离理论的支撑(虽然事实上很多人都误解了真正的六度理论)。然而,人脑进化的缓慢限制了人类维持稳定社交圈的能力,换句话说,虽然接触到的人多了,但是,能够维持稳定社交的也不过是区区一百多人而已,正印证了这句警言:我们都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远古人。我不禁假想,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能够正确认知自我的人属于发生了良好的变异,将在未来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思考并没有终止于此。观察自己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每一次的求学经历都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建立起稳定的社交圈,然而,当毕业之后呢?又有多少人与当年的同窗保持着联系呢?
现代的工具,诸如QQ、人人网等社交工具,固然能让人把以前的同学都加了好友,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结局不过是一个个从未点开过的QQ头像,或者是一则则匆匆浏览甚至遭到屏蔽的动态信息,这并不能算是稳定的社交圈。
我想说的是,这,还能被定义为朋友吗?
我认为里面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够配得上朋友二字,其余的人该冠以人脉二字。社会大量事实证明:落魄者向当年所谓好友求助时,只有极少数人会施与援手。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朋友就是用来被麻烦的,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而且是那种甘愿被麻烦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即使你们许久也不曾联系。然而,这种朋友一直都是凤毛麟角,需要双方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投入,不然为何古人早有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随着临界点的到来,每个人都会面临离开旧朋友圈而进入新朋友圈,昔日的好友渐行渐远,我们又该如何自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不停步地往前走吧,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时空的隔离而渐渐疏远。如果有幸,你或许还能继续与其中一二志同道合,继续走下去,这实在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在这种临界点到来之时,无需悲伤,因为我拥有的永远不会失去,我失去的从不曾拥有。由邓巴数字我们可以得知,离开旧的社交圈,方能让你进入新的社交圈,方能让你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在新的社交圈中找到新的好友。
记得曾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答。问题是:友情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最高票答案是:在变成人脉的时候。我喜欢这种鞭辟入里的答案。有些人可能会标榜自己facebook上的好友数量,炫耀自己认识多少社会名流,借以显示自己人脉的广泛。没错,这当然不能算是朋友,但我要说的是,这连人脉都不一定能称得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甚至于号称浓于水的亲情,本质起源也是所谓的互帮互助,更何况于这种泛泛之交。然而,在现代社会,互帮互助是建立在水平的基本相等上的,若你的水平比所谓的人脉低得多的话,你几乎不可能能够帮助到他们,他们也不会一直付出而不求索取,这终将导致你们关系的破裂。 有人可能会搬出弱连接的观点来反驳,但这种单向的倾斜真的能成为连接吗?我怀疑。有人说:建立真正高质量的人脉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自己。此言得之。虽然人脉的建立本已不易,但真正的友谊的建立比这更难,那种近乎亲情般不计较的帮助是像感恩那般,只有极少数人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习得的,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情怀。若能寻得,请珍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