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走阿里》读后感2600字

更新时间:2024-12-12 12:17:13 选读推荐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四的学长们在一纸调令到来后背起背囊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看着调令上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名,忽然阿里这个略显熟悉的名字突兀的挤进了我的视线。细细的搜索着自己的记忆,我终于把这本正在我脑海深处某个角落里慢慢发霉的书翻了出来--《当兵走阿里》,一本记载了高原官兵音容笑貌的书。

《当兵走阿里》读后感2600字

  翻开书的第一页,以雪山为背景的纸上印着一排有一排名字:2011年3月11日,驻阿里某部主任耿显峰归队途中遭遇车祸牺牲,23岁;2012年8月22日,陕西省援藏干部张宁,不幸心脏病突发死亡,44岁这一个又一个牺牲的军人,大的44岁,年轻的只有20岁。他们的生命都永远的随着雪山上的冰雪凝固在了阿里这片圣洁而又严酷的土地上。医学上把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方称为高原,而把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生命的禁区,因为这里不适合任何生命的存在,而阿里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死亡在我们眼中似乎是一个很陌生很遥远的字眼,但在这里却是一个极为稀松平常的词汇。带来死亡的可能是那千山万壑中的一次车祸,可能是一次灾害意外,可能是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甚至可能是毫无征兆的突然猝死,死亡距离驻守在这里的高原官兵是如此之近。自从国境线从这里划过的那一刻起,戍边的历史,就是由鲜血和生命浇筑而成。跟随着作者的足迹行走在天界,和她一起体会着神仙湾的恍惚,搓板路的颠簸,还有死人沟的阴森,一路走来,才能体会什么叫与死亡同行。然而真正的震撼,却来自于喀喇昆仑山口的那个触目惊心的颅骨界桩,他静静的矗立在茫茫雪原上,仿佛在向我诉说着那一个又一个定格在雪域高原上的鲜活生命的故事。

  忘不了,高原战士暗红色的高原脸;忘不了,战士们咧嘴一笑时从干裂的嘴唇上汩汩而出的紫黑色鲜血;更忘不了,作者那只承载着牵挂、亲情和伤痛的红色帆布旅行箱。每当这个红色的旅行箱出现的时候,便代表这又一次的分别。边防军人的职业注定了他们与家人的聚少离多。一次又一次的分别使他们在父母眼中的形象逐渐化为那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也最终变为那一抹军装绿和那个代表着别离的旅行箱。看到作者笔下那个见到男军人就叫爸爸,看到女军人就叫妈妈,独自一人在深夜无助的哭泣的孩子,行李箱上本应代表温暖的红色在那一瞬间变得如同鲜血一般冰冷刺目。大都市之中那些娇贵的能彰显身份的名贵箱包无法随着卡车在高原的乱石上颠簸,是一个个皮实的军用旅行箱在高原上不停的摔打、拖行才换来了那些名贵箱包在城市中安然前行的机会。在祖国光鲜亮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能在世界人民面前挺直了腰杆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有那么一群人在用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奉献着。戍守边疆,保家卫国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信仰,一种深深根植于他们灵魂深处的信念。如若山河破碎风飘絮,又要有多少人身世沉浮雨打萍?

  边防的历史,是用军人的血肉书写的,一代又一代边防军人用他们的生命谱写出一篇无言的史诗,看看康西瓦烈士陵园里一排又一排烈士的墓碑整齐的排列在荒芜的土地上,如同他们生前等待检阅时一样庄严肃穆。灰色的石板上刻着烈士的名字,让人看一眼就不禁心生敬意。但是更多的墓碑上却仅仅用苍白的笔触写着无名氏三个字。这是真正的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烈士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甚至连一个可供人回忆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只有一个灰突突的墓碑默默的矗立在这里,提醒着人们有一位忠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这里长眠。他们留在了这里,留在了他们付出汗水、付出鲜血,并最终付出生命的地方。(读后感)

  在一次听高原边防同志做的报告时,我知道了进驻生命禁区的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鼓励大家多吃饭补充体力,规定吃一个馒头表扬,吃两个馒头嘉奖,吃三个馒头立功。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一个笑话,有人会说: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每人每天都会立功受奖?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身临其境的话,你将再也无法把这条规定当做笑话看待。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会使你的胃强烈的抵制任何吃下去的东西。于是干部们以身作则,拉起骨干和党员做榜样,带头强行往肚子里边塞吃的东西。吃不下去就硬吞,吃了吐,吐了再吃,竭尽所能也没能往肚子里塞多少食物。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大小伙子,这点食物根本无法维持他们日常的身体消耗。在高原的环境之下,即使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身体的消耗都相当于平原地区快步走时的消耗。更何况边防战士们每天还要站岗、巡逻、架设光缆,甚至到离营区二三十公里的地方去搞工程建设。那时只有官兵心中坚定的信仰和保家卫国的责任支持着这群钢铁战士。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在遥远的世界之巅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行走在阿里的高原上,呼吸着那久违的没有污染的纯净空气,心灵也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一般。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造成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可悲情形。相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由于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利益的纷争,保持的那份淳朴让人感动。他们的眼睛仿佛高原的天空一样清澈,那不掺杂任何一点私欲和阴谋的微笑能瞬间瓦解你所有的提防与戒备,戍边军人接触最多的人除了战友之外就是游走于高原之上的牧民了。记得书中描写:有一次执行任务的官兵被洪水围困,迫不得已到附近牧民的家中求助。一位老人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后来官兵们却发现,老人把最好最新鲜的羊肉拿出来招待战士们,自己却在吃发霉长毛的羊腿。牧民是戍边官兵们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热情与坦诚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军民鱼水一家亲。可以说戍边官兵能在如此艰苦的高原上坚持下来,牧民们的支持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就是这份淳朴、这份坦然的付出,在一些人眼里却变成了物质和愚昧的象征。我猛然意识到在现在这个充斥着物质利益的社会之中,真正毫无所求的付出离我们已经太远太远了。人们甚至已经无法用一个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付出。看着戍边军人与牧民之间和谐融洽的军民关系,我不禁想到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诋毁军人的丑恶嘴脸。这些人垂涎于军人的高大形象与福利待遇,便在网络上大放阙词,却没看见一个军人挺拔的身姿背后的付出与牺牲、辛酸与无奈。

  人的一生本就是变化无常的,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要走的那一条路,或是简单悠闲,或是高傲华丽。而在所有的选择当中,我认为那些扎根于高原之上的戍边军人的选择,则是最有意义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他们便是盛开在高原边陲最美丽的格桑花,让我向你们献上最庄严的军礼。当一个国家的人失去了为国付出牺牲的心之后,这个民族是绝对没有希望崛起的。正因为戍边军人的奉献,才会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实现,富国强军的中国梦得以梦圆!

查看更多
标签: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45977/
选读推荐推荐
热门选读推荐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