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自己与别人的信仰。
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
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责任与远方。
这个开放的时代,谁的话也不能一言兴邦或一言丧邦,自己的声音不过是万千声音中的一种,希望能汇入推动与建设的力量中,为别的人生和我们的社会,起一点哪怕小小的作用。
当年胡适在喧哗的时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拿来给自己也给年轻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这个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开始。
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的。毫无疑问,吃饱了,穿暖了,对一个人的幸福来说太重要了。
人生的幸福指数在中年最低;最低点是四十五左右。过了中年的谷底,幸福指数在老年时又会回升,最幸福的就是童年和老年。
人一辈子总要思考三个问题,按顺序,不能错。先要考虑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所谓三十而立。然后要考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到中年错综复杂,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为人上级,为人下级,等等。接下来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活着有什么意义?
中年危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你会怀疑你曾经信奉的价值,不知道意义在哪里,所以要去思考,要去纠缠。
有信仰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有敬,有畏。当你的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事。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只占5%,剩下的90%是平淡。你能不能把那90%的平淡过得不那么平淡?不太容易,尤其年轻的时候更不容易。因为人生淡,年轻的时候味道少,他需要用更强烈的味道,去给自己一种触碰。
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你听说过百分之百的黄金吗?没有,99%,99.9%,99.99%,99.999%……
幸福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可以无限靠近。
其实,人生只要拥有很多趣味,听音乐、喝茶、美食、收藏、闻读、喝酒、有好朋友聊天……前路平坦或坎坷,就都没太大关系。可人生如果干巴巴地没有趣味,将来的路让人担心。
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海子写过“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除了新华字典,所有读过的书都像是不断汇入江河的涓涓细流,帮助你慢慢地成长,变得壮阔、深远。你怎么知道是哪条汇入的溪流让黄河成为黄河,让长江成为长江?同样,我这一路上从书中汲取了这么多营养,无法界定到底是哪本书塑造了我。
读书是一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乐趣的,是读书本身,而不是读书以后的结果。
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了全世界,也赢不了这个结果。死亡,是一个最大的“失败”,你应该怎么去面对它?
挫折与失败原本就是变革的机会。任何失败都有可能是上帝对你的一种提醒,让你静下来思考,改变原来的路径。要知道,人在胜利的时候是不必做决定的,但在失败的时候要做决定。
有时公道并不在人心,但时间,却可以将失去的公道追讨回来。
并不是所有的伟大,都能在当世被认可,往往需要时间的追认。
所以,在一个大时代里,如果你受到很多委屈或者不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交给时间。不能简单地以当下的得失论成败,很多所谓失败,只不过是此时的一个世俗观念,或者某种立场下的判断而已。
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当你一门心思,只想成为现实中的成功者,也许就会失去历史和时间,甚至成为历史的阶下囚。
很多人问我,哪个体育项目和人生最为相似。我说是跳高。即便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手,即便你已获得最终的掌声,也仍然要把横杆再升高一厘米,进行又一次的冲刺。跳高就是一种这样的运动:你一定要以最后一次的失败,来宣告你的成功!
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
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然后方寸大乱,然后就真觉得自己失败了。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活着,失败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大半。建立井信奉自己的标准,你已成功一半。
房改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在十几年前,给了全体国民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预期——每人都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为什么当时政府没有想明白,你该解决的是从廉租房到保障房这样的住宅问题,商品房的问题交给市场经济去解决。结果,上来就搞商品房,等到房价几乎失控的时候,想把它摁下去,再来做廉租房和保障房,已经晚了十年。
可我们这儿很多年轻人买房都是一次性付款,花的是双方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或者把老家的房子卖了筹来的钱。年轻一代的住房问题,一定要靠牺牲上一代人的福祉才能解决吗?
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你是创者,还是跟随者?这往往决定了未来你的前进速度和能够到达的高度。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如果总是试图对抗平淡,你注定平庸,相信吗?因为生活不会给你那么多的机会,所有的不平淡,都是在忍耐了足够多的平淡之后诞生的。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
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没有包容就没有拓展。
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生命的真相,每一处都是挣扎,凡事都有好坏两面。
时光不会停留,一切终将朽败,你要面对这种事实。人类面临的问题,永远得不到终极的解决,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博弈。
如果没有阅读,你会走到死路的尽头。而在书中,你会读到跟你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在那个死路尽头记录下来的所思所想,帮你推开一扇新的门,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走得久了,回头看那段历程,看到自己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又感到很快乐,而且心安理得。
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读书笔记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为什么现在的科学技术进步这么快,但是这个世纪的人依然需要好几少世纪之前的音乐来抚慰心灵?”“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人一辈子要进很多的行当,唯有一个行当改不了,那就是做人。“人”这一撇一捺最难写,怎么把它给写大了,是终生的学问。
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是突如其来的赞赏和表扬,一是时常会有的打击和不顺。这两道关都要过,过不去就很难前行。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会有一天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吗?没有。人生就是遵循着一条曲折、循环、不断向前的路径。现今的社会,人们格外需要学会在不完美的过程中,让内心得到舒缓和解压,回归到正常的日子当中。
今人虽有百度、谷歌,获取资讯与知识极容易,但有识无智,只有知识却少有智慧。古人获取知识不易,但多智少识!
人类就是一种喜欢透过感性的方式来获取理性的动物。
一切美好有序的东西,都曾在最混乱的时期生长。对爱的渴求,对信仰的渴求,对蓝色天空和新鲜空气的渴求,终究有一天会让我们觉醒。
“慈悲如月。”我们都觉得“爱”很温暖,愿意用阳光来比喻,但是真正像太阳一样炽烈的爱,恐旧又给人带来一种压迫感。倒是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却能照亮每一个.夜行人的道路,消解他们的恐慌和忧愁。何不让自己拥有月光一样的样的隐忍,月光一样的慈悲?
前进一步退半步,再前进一步再退半步,这是正常,而且足以让我们感到快乐了,因为总体方向是向前的。如果前进半步退一步,再前进半步再退一步,即使处在前进的这半步当中,又有什么可快乐的?因为总体趋势是向后的。
“绝不当头,韬光养晦”。一个大国的领导者,用到“韬光养晦”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内心也经历了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曾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辉煌的民族,在当今世界,不得不“韬光养晦”,这是一种痛苦。
时常叫嚣愤怒的人不可怕,可敬的是暗暗积蓄力量的人。
有人愿意说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不起,也许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是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偷的。低层次的公平注定会被打破。
是,眼下这个时代是不够公平,但这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只不过要让那些付出代价的人,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扶助和援手,让他们不得不经历残酷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温馨,这个社会才稳定。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在观察一个时代,观察人们的欢喜、埋怨、愤怒,都应该让自己的情感和理智有一个很好的平衡。简单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难免会得偏激的结论。
有人用四个词——聪明、愚蠢、勤奋、懒惰——来概括世界上所有的人:最优秀的人聪明而勤奋;二等人聪明但懒惰;三等人愚蠢又懒惰;最糟糕的是四等人,愚蠢却勤奋。
我们的使命不是对抗恶,而是扩大善。但如果善扩得足够大,恶不就很难立足吗?
很多人说“中国压抑个性、不尊重个体”,我对这类说法持不同意见。一个弱不禁风的国家,没办法谈太多的人权、民主。我觉得要有—个历史的定位。
互联网启蒙了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你可以不同意别人说话的内容,但要维护别人说话的权利。你要习惯与刺耳的声音共处,与糟糕的评论共处,与谎言共处——真理的价值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荒谬同在。
有一句歌词,对我们这代人影响非常深远:“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年轻时认为,当然是“我们改变世界”了,要是被世界改变了岂不很悲剧?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走过的道路,才会发现事实的真相:我们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我和你。
从人性角度说,人与人80%都是彼此相通的,所以我们都会被柴可夫斯基、贝多芬和莫托特的音乐吸引,都会为迈克尔·杰克逊的离世感到悲伤。剩下20%的不同,可能是意识形态、受教育程度、价值观等,在交往中也都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段子:一个人不回你消息,别想太多了,他不回你消息,可能仅仅是因为要去拿手机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然后脑袋撞在桌角上流血太多!头脑晕眩站起来的时候,一不留神打翻了花瓶,玻璃碎一地,摔上去划破了脸、戳瞎了眼睛、撕破了嘴角、而且下巴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