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腾讯和360的3Q大战刚刚尘埃落定,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正为争夺用户打得不可开交,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已经有3000多万用户,并且每天新增20万,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2011年前后正是微博横扫天下的时候,面对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事后看待这个事情,在为张小龙团队欢呼的同时,也为马化腾捏一把汗,如果微信不是由腾讯公司孕育出来的,而是由其它公司创造出来的,今天的腾讯还是腾讯吗?
微信和腾讯使我不由的想起了得到和罗辑思维,得到用户现在也已经突破1000万了,每天新增10万左右,都是大量占用用户时间的工具,不同的是微信主要偏社交属性,得到是知识服务商,主要偏学习属性,得到里面的用户需要交流联系还是要通过微信来传递,但是微信的用户,不一定只有得到一个平台来学习,微信用户基数大是原因之一,得到版本不断更新,也在注重用户交流这一块,但其精髓还是知识服务,社交体验这一块应该不会大突破,所以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它的成功是一次战略规划的结果,还是偶然的产物?
——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间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是怎样形成的?性情温和的马化腾如何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敌”。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前者的繁荣是一次长期的追随之旅,还是有自己的东方式生存之道。
以上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后续会慢慢给出答案。
“大行业和大时代”促使马化腾一骑绝乘。
罗胖曾经说过关于洛克菲勒是怎么样发财的,在现代的商业环境里一个商人要想成就洛克菲勒那种级别的财富,你至少要过三关:
第一关:就是挖到第一桶金。
第二关:你就必须变成一口猪,站到那个时代性的风口面前,让风把你这头猪吹起来,这叫把握一次大机会。
第三关:就是你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你的财富帝国的横向扩张。
请思考一下腾讯帝国的崛起是否有其相似的地方?
马化腾的七种武器
产品极简主义
简单就是一种美,少就是最合适的。马化腾是“细节美学”和“白痴主义”的偏执实践者。
用户驱动策略
注重用户体验,分析用户心理,形成了大数据下的用户反馈体制。
内部赛马机制
中层团队并驾齐驱,内部厮杀。
试错迭代策略
小步、迭代、试错、快跑。
生态养成模式
进化论和失控论并行,连接一切,互联网+
资本整合能力
流量是优势,战略设想,转化并放大资本是动力。
专注创业初心
个人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热情是推动创业的条件。
中国互联网和美国互联网的差异化,以及发展历程。中国几乎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可以找到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影子,但不是完全复制抄袭,都是在日后不断摸索找出了适合自己生存和盈利模式。
美国人总在想如何改变世界,以改变世界来改变生活,而中国人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以改变生活来改变世界,两种人生观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除了互联网几乎各个行业都被政府垄断,只有这个行业使大家有相对公平的机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大家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时代浪潮之中,新一轮大航海时代正在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