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是网络作家九边写的书《向上生长》,很喜欢。
九边,身处IT行业,码农一个。但在繁忙的工作中,持续更新微博、微信公众号,对实事进行介绍。因为每天看书、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所以他虽然不太蹭热点新闻,却有几百万粉丝,这也带来了相应的广告收益。我在他的文章中,了解到了很多政治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受益良多。去年,他出了两本书《向上生长》和《西方博弈论》,在此分享一下阅读第一本书的心得。
在《向上生长》的开篇,作者点出:为什么要保持学习?我想这是很多工作很久的人忽略了的问题,可能只有在看孩子写作业时,才会绞尽脑汁的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却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这里,作者引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的系统都会经历从有序走向无序、混乱、最后消亡的过程,除非从外界引入热量。这也叫“熵增定律”,是大学化学的内容,事实上我当年化学掌握得一点都不好,印象中只有那长长的化学式,心理一直存有阴影。
不论如何,如果不加柴,水不能一直沸腾;没有其他系统的能量输出,一个系统最终会走向无序、灭亡。人也一样,如果没有能量的输入,最终人会快速消亡。而学习、锻炼,虽然很痛苦,却能保证有效摄取外界能量;痛苦,也是因为这是逆自然的过程。而玩游戏、刷小视频,却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因为这是顺从自然的结果。我们每天都在顺其自然地老去,包括身体、包括思想,最后丧失所有能力,尘归尘,土归土。
但有一小部分人,比如钟南山老爷子,却在耄耋之年身体依然强健、思维依然敏捷,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重大作用,受万人敬爱。他们便是那些逆“熵增定律”之人,逆自然之人。希望我们都向钟老爷子学习,持续学习,向上生长。
另外,此书提到,所谓社会竞争,并不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强——绝大部分人又懒又低俗,几年都不进步,你稍微努力一点,可以超过60%的人;然后再踏踏实实,努力些认真些,多给别人笑脸,少觉得别人欠自己,好好攒钱,就可以超过80%的人。至于比天分,比父母?算了,你从来不需要跟那些人竞争,因为你还没到那个高度,别把自己搞得好像很惨烈。
想学好,持续学习,要下笨功夫。而且,这是个慢启动的过程。一开始没有成果,没有反馈,很多人放弃了。但量变引起质变,要坚持住,不断重复,最终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逆势上扬。
最后一句话,送给自己:社会实在太大了,你觉得有很多竞争者,事实上又没有竞争者,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好逸恶劳的小孩。
今天我分享的这本书是《向上生长》。作者九边,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高管、程序员,业余爱好历史,喜欢在公众号分享对历史、国际时事的看法以及读后感大全。拜读此君的文章,我受益匪浅。全书分为六个章节,针对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难题,然后逐个进行深层分析,告诉我们如何精准选择,抓住每一次出现的机会,最终拥有一条人生坦途。内容很励志,文笔也很幽默,推荐大家读一下。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我读后的心得体会。
一、一个人为什么需要学习?
有个定律叫做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个定律。其义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比如一个炉子里不添加柴火,最后会变成灰烬;一个人不吃饭,没几天就会饿死;绿洲没有雨水,会变成一片沙漠。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也就是自然趋势,他们都会往圆寂或者熄灭的方向发展。这就像我们古人所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后半句就是这种自然趋势,前半句则是逆趋势,逆趋势的东西基本都不会让人舒服,所以一个人看抖音或者看电视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背单词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像受酷刑似的。
如果我们不持续地输入能量,就会变成灰。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除了物质,还有信息。很多人三十岁之后就“死”了,不再接受新信息,不再接受新挑战,以为自己懂了。或者觉得自己反正也学不会,就不再学习了,只依赖存量知识,结果就像炉子里的火焰,慢慢熄灭,最后变成灰烬。我们任何人都很容易走这条路,因为下坡路不仅好走,而且走着走着不由自主还会跑起来。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接受外部的挑战,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我们才有“活”路。
一般情况下,知识有两种,一类是实践性的,直接来源于生活,比如怎么待人接物。这类知识付诸实践,往往立竿见影。商人是这类知识的受益者,他们可能看的书不多,但是一直在解决各种难题,因而持续学习和思考,时间久了就变得精明能干。另一类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某个知识点能直接适用于生活的少,但是当一个人的知识规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涌现效应。这就跟冲厕所的时候会出现漩涡一样,单个水分子是不会有这个效果的,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有了。有人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收效甚微,可是某一天突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并不奇怪,因为突破是基于长期积累的涌现,知识越多,涌现效应就越明显。
二、看完书就忘怎么办?
我们都有一种感觉,读的书越多,忘得也越快。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也就是所有知识必须链接到已有的知识,到用的时候才能翻出来,否则就彻底丢失索引找不到了。举例来说,我们在街上碰到一个人,死活想不起来他是张二狗,经人提醒:这就是被他妈往死里打的那个,你就立刻想起来了。再比如说,一个原始人看到泰坦尼克号,他肯定猜不出这是什么,但是换成我们现代人,就可以推测出这是一艘巨轮。因为我们的知识库中有“轮船”,当我们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自然就猜出这东西应该是大一点的轮船了。
我们看书会忘,是因为这个新知识没有链接点。也就是我们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没有及时和已有的知识关联。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有一个消化过程:让这些知识在脑子里溜达一下,吸收一下。作者九边提到的方法跟张俊珍老师的相似,她把收获的新知识发一条微博,再加一点之前学到的东西。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就会对之前看过的书有个回忆,也吸收了一遍刚学的知识,同时练习了文笔,这样看过的东西就不会忘记。当我们的知识链接积累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的学习速度也会加快。因为我们可以链接的点也增加了。这就好比一个木匠,他只会用锤子,基本上什么都搞不出来,后来又学会了锯子,配合锤子就可以搞出点东西来了。再后来又学会了刨子、凿子等,等他的这些工具都会用了,折腾出来的东西就越来越复杂。
我们人类的学习就是知识的不断链接,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自然界中本身链接并不多,你看狮子、老虎、猴子,相互之间打交道的不过几十头。只有我们人类冲破了界限,链接多了,相互碰撞才有了文明,有了社会。比方说朋友圈有两百人就可以做微商,有两千个人就可以做代理。
三、如何坚持下去并且成功?
拿运动来说吧。持续的运动,可达到身心健康。但是如何坚持却是一大难题。
今年的疫情为我提供了晨跑的时间。坚持了两个月的慢跑之后,减肥成功。下面我就说说我是如何坚持的。想减肥每天至少慢跑半个小时,这对我而言也很难,我就把每天的目标定的低一些,尽量跑够5分钟,剩下的25分钟用快走来凑。就这样慢慢的,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开始只能跑一分钟到一口气半个小时,第二个月我每天持续半个小时,体重明显就下降了。
看书也一样,每天给自己配额5页,看完之后如果有其他事就去做,如果没事就多看一会儿。其实最难的事情就是坐在桌子旁,打开书。一旦打开,就不止5页,这样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本来一本书预计一个月看完,结果不到半个月就看完,大家都可以试试。所以,我的体会就是:想做一件事,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而是往低定,要追求每天从容的开始,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等我们把每天的目标任务达成了,再自由发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英语学习的心得
这本书还谈到了“英语学习”。作为英语老师,我深有感触。“学英语,除了记单词,其它技巧都是奇技淫巧”,确实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我们高考要求学生词汇量在三千五左右,达到这个标准,英语及格不是难事。如果词汇量达到一万,看美剧基本没什么困难。可是我们大多数学生撞不了三千五的线,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达标。
怎么背单词呢?其实就是机械的背,把每个单词抄二三十遍,过几天,再抄几遍,非常耗时间,不过这样记下来的单词基本上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是这个过程非常乏味,所以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至于口语,就应该像李阳一样,放下面子,疯狂说英语。印度人和日本人英语发音比中国人都差劲,但是他们非常敢说,尤其是印度人,操着一口咖喱味的英语跟谁都能唠几句。只要你掌握了基本口语,大胆说出来,外国人都能听懂。至于口音这玩意,没必要非得克服,因为很多英美人士也带有浓重的口音,就像我们中国人说普通话,标准的也不多,能听懂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读《向上生长》的收获。希望我们每天都能认真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把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