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000字

更新时间:2025-02-17 23:29:17 其他读后感

  在2018年寒假拿到的书,终于在2019年8月份看好了,其实不是觉得厚了,也不是因为没时间,就是因为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应该是大众心理学的内容,作为一个学了心理学专业的,自然明白有很多书籍其实就是从专业心理学中吸取一部分而成文的,所以,暂时搁置了。直到,有一天,有个老师告诉我,这本书很好看哦,所以,翻开了。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000字

  其实,我一般是看完书籍之后才会去看作者的简介的,当然除外那些本来就已经很熟悉的作者,这样就会让我在看书的同时也一并体会作者的经验,一同猜测作者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往往有时候翻看简介的时候都会让我大吃一惊,很有幸可以拜读这么优秀的大师的作品。人本主义的确是我在本书中第一眼看到的。

  我喜欢这些章节,当然每一个章节都是书中必不可少的,都是会给人不同收获的。区分观察和评论:感触很深,因为我们往往会根据观察自动做出反映,形成自己的想法,最后会用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但往往这样的观察只是片面的,往往这样的猜测只是其中之一,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怕的是贴标签和误会。观察是把你看到真实的行为不含任何情感或情绪不带任何批判表达出来的,而评论则是根据你自身的价值体系对该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人们对于评论向来是喜欢反驳的。例如:你想说小红很懒惰的时候,不妨想想你为什么想这么说,因为你看到她三天的衣服都没有洗,或许就可以换一种表达,我看到你三天的衣服都没有洗(基于观察和事实),这让我觉得你是一个懒惰的人。相比你直接说一句你真懒,应当会更让人能够接受,能够意识到为什么人家会这样说我。这个非常适用于教学中,小孩子往往很在乎家长或者老师同学的评论,尤其是老师,当老师因为学生今天没有完成作业,直接告诉这个孩子,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想或许这个孩子以后就这样自暴自弃了,或许这个孩子就背负着这样一句话耿耿于怀,如果告诉他原因,或许下一次他的行为就会有所改变,不会因为个别事件去否认或者判断一个人的人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鲁思贝本梅尔

  (摘自书本中的一首歌,作者说这首歌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体会和表达感受。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汇,或者说很简单的事情,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也会一直强调来访者的感受,但这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是非常难得一件事情。往往大家以为自己的看法就是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其实就是自己的情绪,身心的体会。在沟通中表达感受时,示弱往往有助于解决冲突。

  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兴高采烈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着急 忧虑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萎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忌妒 遗憾 不舒服

  (摘自书中有关感受的词汇)

  感受的根源。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责备自己我们可能会自责,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指责他人我们或许会反驳,争吵时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或许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了解自己的需要、期待、愿望以及想法,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通常可用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请求帮助。提出具体的请求,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模糊不清,别人就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有一幅卡通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了湖里。在湖中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救助!在第二幅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

  明确谈话的目的。(有些时候仅仅是表达感受而已)

  请求反馈。(明确别人已经了解明白)

  了解他人的反应。

  区分请求与命令。(一旦别人认为不答应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请求看作是命令。)

  以上四个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别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爱自己。很喜欢这样的一个字眼,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看到这样的词汇,更是让人想要学有所用。《一千个小丑》: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看完这段话的确会有不明的触动,可是如果这个人已经忽视了该如何是好?

  培养对自己的爱,其中转变自我评价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自我评价的方式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为了逃避惩罚、不想感到羞愧、为了避免内疚、为了履行职责。

  充分表达愤怒。表达愤怒四步骤:一、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二、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三、体会自己的需要。四、表达感受尚未满足的需要。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书中提到玛丽安.威廉森的一段话:

  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不够完美,

  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无比强大。

  我们的光明,而不是我们的黑暗,让我心存畏惧。你是上帝的孩子,你的小心翼翼帮不了这个世界。

  缩小自己,好让周围的人在你身边不会觉得不自在,这不明智。

  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荣光。那不仅存在于某些人,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

  当我们自己的光芒闪耀,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他人散发光芒。

  一旦我们从自我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我们的存在,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

  很喜欢这一段话。

  以往写完这些内容,我都会感到有一种沉重被释放的感觉,再次回顾这些内容却又让我感到沉甸甸的感觉,可能是共鸣,可能是明白但却又做不到,可能是对自己的期许又多了几分,不知道这些要多久才能真正可以学会。明明感受到了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需要,却又迷失在日积月累的习惯之中,会不会迟了些?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标签: 电影 不可 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56408/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000字|《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000字作文-字典翻译作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