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读后感1500字

更新时间:2025-01-17 10:36:21 其他读后感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将《黑天鹅》这本书看完,在拜读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思路和观点及叙述钦佩不已,很多原来的观点被击碎,有那么很多时候,我都开始怀疑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观,也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原来并非我们生活中的那么简单。

《黑天鹅》读后感1500字

  黑天鹅事件原指在人们没有到达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天鹅都是白的,当黑天鹅出现时,所有人之前对天鹅的所有观点从此被刷新,而且这个事件时带来的意外是冲击性的、极端的。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正是研究黑天鹅事件的一个特立独行的智者,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对统计学表示怀疑、对心理学表示怀疑、对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等表示怀疑,他认为在所有的学科中都会有黑天鹅事件。就如他对黑天鹅事件的推理过程一样在已知观察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那么不代表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还有没有观察到的未知的天鹅的颜色。就此作者展开了一些列严谨的叙述,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人们都希望将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并寻找规律,并以规律来行事。文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感恩节火鸡事件:一只火鸡从一开始,被人友好的进行喂养,每天一次,随着喂养的次数增加,火鸡对人的信任度也增加,随着感恩节的临近,每天被喂养的次数增多,火鸡的安全感和友好度达到顶峰,然而感恩节那天却被屠宰,火鸡的黑天鹅事件就此发生(当安全感最大之时恰恰是最危险的)。用此例子类比人们借用过往的知识经验来判断或者预测未来,人们总认为某些东西在过去一直有作用,直到它出乎意料的不再起作用。但是人们相比火鸡,会做出这样的一个行为:在过往的知识经验遭遇黑天鹅事件后,会用事后合理性将黑天鹅事件进行叙述已达到对自我认识的保护,更糟的是,人们在将来还将遭遇黑天鹅事件。

  之所以人们容易忘记黑天鹅事件,是由于我们大脑的记忆是一个动态更新的一个存储机构,而且存储内容倾向于简单的、容易记的、形象的,而非复杂的、困难的、抽象的。正如人们会非常清晰的记住一个故事,而对官方统计的大批量的失业者完全无感。黑天鹅事件是抽象的,随机的,无非成为精确而生动的具体事件让人们忘记还有其它黑天鹅事件(本次发生的已被人们事后合理性解释后变成一个简单的事件被存储大脑中)。

  书中描述研究者把我们的大脑推理过程(大致)分为两种思维模式:系统1(经验模式)不费力的、自动的、快速的、模糊的(我们不知道在使用它)、高度情绪化的,是所谓的直觉;系统2(认知模式)费力的、有条理的、缓慢的、逻辑的、有自我意识的,可以觉察到产生结果的整个推理过程、推理步骤。人们常常发生错误之处在于自认为自己在使用认知模式,而实际上却在使用经验模式。

  由于思维缺陷,人们都在认知的时候,会有选择性的读取及认知,经常犯以偏概全的认知谬误、事后合理归因的叙述谬误、局限性理论使用谬误。过高的评估已知信息,严重低估未知的(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我们思考下:避免一个国家发生战祸的政治家与发动一场新战争的人,谁更有价值?塔勒布又对9.11事件进行假设,假如当时的飞机根据某个人的建议安装防弹功能的飞机驾驶舱门,那么这个事件就不会发生,但是正因为事件没有发生,给建议的人也不会被大家发现,不会受益,当然事件发生后,真正受益的是那些善后的、评论的、甚至是点蜡烛祈祷的,还有发动打击恐怖分子战争的。

  全书的内容实在是海量,要复述谈何容易,最后再写一些颠覆我认知的事件:1.人种之间的智商不存在巨大差异,但是白人曾对黑人进行残害(只因白人错误认知);2.科学家们嘲笑并打碎他们的前辈,当然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被某个人嘲笑和打碎;3.小的局部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体具有相似性,树叶的脉络看上去像枝条,枝条看上去像树,当一个物体改变大小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分形几何);4.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要比一日三餐和适度饮食的人要健康,长距离散步与高强度锻炼的结果要胜于跑步

查看更多
标签: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56602/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