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员,但也是一名母亲,她牺牲时年仅31岁,她就是抗日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在牺牲前留下了一封写给儿子的家书,其中包含着作为一名母亲的遗憾,为国牺牲的坚毅不屈,还有对幼小儿子的期望,短短几句的致子书让我读来有些感动,有些敬佩,更充满了力量。
赵一曼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被调到东北抗联参加抗日活动,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被俘后的赵一曼被日军严刑拷打,只为了从她口中得到东北抗联的情报,但是赵一曼在狱中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她依然保持一名共产动员应有的气节,坚持不说出东北抗联的任何消息,直到被敌人残忍的杀害,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致子书中“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的决绝之言,让我们为之震撼。
她在留下致子书的那一刻都不能确定这份信能不能被她的儿子看到,但她依然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信念:作为母亲的遗憾、对孩子赶快长大成人的热切期望和宁死不屈为国牺牲的爱国情怀,里面也隐含着对儿子将来要长大成才、爱国为国的期许与训诫,这也是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抗日英雄的不屈精神的体现与延续。
在当代,我们不仅应该爱惜千千万万名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和平与稳定的生活,更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不屈不挠、爱国为国的至上情怀,就像赵一曼的家书中最后的叮嘱,他们牺牲是为了将来我们更好地生活,为了祖国更好地发展,为了让我们勿忘祖国。
如今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出人头地,但是这些父母也许只重视的是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足,但却忽视了他们精神方面的教育,赵一曼的家书让我们看到,她在为国为抗日牺牲的前夕,仍希望儿子将来成人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祖国,烈士们的决绝之言如此,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反省我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不是与我们的物质追求相对应?能不能对得起无数烈士换来的和平稳定?有没有真正的把爱国的口号与我们言行衔接起来?反省,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