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作家阎连科最温馨的面孔在小说《母亲是条河》中呈现。《母亲是条河》,让人读得泪流成河。
著名作家阎连科,一改往日《受活》、《丁庄梦》等冷峻和残酷的风格,以充满柔情的手笔刻画了书中主人翁催人泪下的博大母爱。
这是一部充满眼泪与凄情、坚韧与奋斗的故事。周翠与叶秀共同送各自的丈夫参军上战场,她们也成了至亲的姐妹。后来,周翠的丈夫长生作为英雄凯旋,叶秀的丈夫建国却在战斗中牺牲了。长生为了履行对生死战友的承诺,承担起照顾叶秀的责任。日久生情,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与叶秀发生了一夜情,叶秀生下了儿子宝军。周翠因此虽然痛恨过丈夫,然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家庭意外的变故却使她认宝军做了亲儿子,并含辛茹苦地把宝军养大成人。宝军最终成为一名留英博士、科学家。一生坎坷、顽强善良的母亲,在迎来子女们的人生曙光时,已是白发、伛偻的暮色老人。如两领之间那条仍有水流却几近干涸的河
感天动地的历史长卷,关于命运苍凉又令人振奋的书写,自始至终都蕴藉着感情与道德的力量。
伟大的母亲周翠出现的第一个镜头便是在送丈夫长生参军入伍的路上,"喜悦中隐隐透出别离的伤感,没有了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神情,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普通的农村少妇强悍耿直又不失温柔体贴的双面。
给长生的背包里硬塞上千层底鞋,也送给建国一双,穿上鞋,人走千里也得想家。作为一个女人,她把所有的最朴素的期许、等待和牵挂都纳入了针针脚脚里。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日子是最经不起人熬的东西。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年同时参军的长生和建国,一个成了英雄,一个成了烈士。
这都是命一句农村妇女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叶秀说过,周翠也说过。含辛茹苦的日子让她们抓住了命这一虚无的概念,成了她们说服自己的唯一的理由,那么无奈,那么绝望,那么隐忍。
正是信了命,认了命,她们才能在绝望中挣扎着,最终也丢不失本真与善良。
她们承受着,并不是一味的懦弱地向一切妥协。得知叶秀生了儿子,父亲竟然是自己的丈夫,我们无法想象这晴天响雷带给周翠这样一位传统农村妇女的是怎样的悲痛欲绝。人活着,最不能做的就是向别人下跪的事。然而,心中怒火虽然未消,面对向自己跪着的叶秀,这个往日里称姐道妹的人,她的话音仍然从最真诚最深处的心底发出。
她要尊严,要颜面,决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丈夫有丝毫的指点,不允许有谁在背后叽喳半句。正是因为爱、因为善良、因为宽广的心胸,对丈夫的原谅才需要时间,才不让他离家去过孤单清贫的日子。嘴上恨得那么咬牙切齿,心里正疼得痛苦不堪
收养丈夫与叶秀生的儿子,而且视为己出,这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么?孩子是无辜的,他还流着长生的骨血。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只能供给一个孩子上学的时候,上高中考大学的是宝军,不惜卖血供给的是儿子的学费。最后,还硬是让儿子认自己的亲生母亲一幅幅血与泪的画面,都是真善美的代言。
天塌了,有娘顶着。困难面前,这句简单的话,是撑起子女的天。女人是脆弱的,母亲确是伟大的。读母亲,感到的只是一种沉甸甸的声音向沧桑的岁月缓缓地诉说着。
她的伟大不只在于为儿女全心全意的付出与牺牲时的倔强,更是对善解人意的品德和高贵人格的最后坚守。
终于,她老了,岁月的风染白了她缭乱的头发,昔日容颜不再,布满了蜡黄的皱纹。她深深的驼着背,枯瘦的双手遮在眉梢,向儿子归来的路张望着,张望那朝思暮想的身影
经历生活苦难的母亲们,都如同慈的水流经悲的河,那么辛苦那么清澈又那么无悔执着。谁不为她的经久不息,泪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