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一部由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片在网上的评分也是相对较高,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开头的一句导语,当然,对于大二的我来说,那应该是我。
片子是以一个哭的肆无忌惮的小男孩为开始的,这是他入托的第一天。边哭,嘴里还喊着:老师别抢我!两只小手搂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松,旁边还有个小男孩在扒着头看,或许,作为过来人的他也被勾起了自己当年的酸涩往事。
紧接着,又是一个小男孩,白白的小脸蛋,咧着小嘴:让我回去吧,打电话看妈妈来不来
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了
再然后,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仰天大哭,记得,课上我们看到这,同学们都笑了。
对于他们来说,入托的第一天,算得上是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别离,大哭、肉搏最终还是被大人们征服,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哭的再凶,妈妈也不会回来哄哄宝宝乖,即使用尽全身的力量,最后还是被老师从妈妈的怀里托走了。
我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在于能够启发受众,让受众有所思、有所想。这样一部没有旁白的片子,让我看完就有所思,就有所想。
有一小段是老师拿着塑料袋让小朋友们往里面装空气,看谁装的多。然后就有两个小男孩因为袋子的问题打了起来。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个塑料袋,肯定不会和谁打起来,但,对于他们来说,那个袋子在当时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要用那个袋子装空气。他们,天真无邪,很简单,眼前的他们就想有个可以装空气的袋子,然后他们可以为了那个袋子和别的小朋友大家,请不要说他们太没追求,你不觉得他们的追求简单的可爱至极吗?看看现在我们,浮躁的已经连个简单的追求都很难找到,不是迷茫的一大片,就是想要的太多,以致乱七八糟。或许,我们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是这个社会让我们变得浮躁,还是我们让这个社会变得浮躁?不管是那种,都是借口!因为,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浮躁。
有这么一段,当时看的时候老师还有同学们都笑了:是记者和一个小朋友的对话。
记者:你最喜欢你们班上的谁?
小朋友:女的。(这个小朋友是个胖胖的小男孩)
记者:谁啊?
小朋友:不知道。
记者:我看你是喜欢不敢说吧。
小朋友:你怎么知道的。
记者:我一看就看出来了,你犹豫了半天,那个白白的。
小朋友:你知道你还问我。
用大人们的话说,现在的小孩子都早熟,但这个简单的懵懵懂懂的喜欢,是再单纯不过的了,与之相比较,现在的我们,和他们相差甚远。当谈及恋爱、结婚的时候,从什么时候起总要提及房和车,从什么时候起先问出身、工作。尽管这些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看看成年的我们,我们还不如他们懂,我们肆无忌惮的谈了半天的情说了半天的爱,却没和真正的爱沾上一点边,而他们那单纯的爱的表达,却是直奔主题,简单至极,所以够真、够美。
记者:收了钱之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
小朋友:交给领导分一点,都分一点。
记者: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
小朋友:不分,那不行,我的领导没有钱,那怎么办?
还有一个孩子在被问及有钱、快乐、旅游,让选择一个的时候,他选择了快乐,而且还很认真、很坦然的说,钱买不到快乐。他都没有犹豫一下,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心里学上说,最直接、最快速的回答往往是最真实的答案。
同样是钱的问题,两个孩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一个貌似很老成,一个貌似也很历练。老成的好像对这个社会已经谙熟,对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已经了解至深,另外一个历练的貌似已经看破人世沧桑,悟透了这个纷杂的社会与人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虽然答案不同,但看的出,他们已经受到了大人们的影响,对于一些他们这样的年龄本不该有的东西,比如给领到钱的想法,他们本该纯净的不再纯净的小小脑袋还是被污染了,他们的世界日趋我们的世界,他们的世界越来越复杂,或许在离单纯渐远,那将是个莫大的杯具。我们是不是该给他们一个纯净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本该属于他们的纯真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