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夜雨寄北》有感

更新时间:2025-01-09 03:36:39 其他读后感

  这首诗名为《夜雨寄北》,个人以为,从诗名理解,应该是诗人是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准备回复北方某个人的来信。有的说是友人,有的说是妻子,个人倾向友人的说法。因为,查阅资料显示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与雨有关的诗句大多是与忧愁、伤怀、思念、别离有关的。因为多雨的天气本来就会使人的心里比较压抑,自然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何况还是晚上。一场“夜雨”为整首诗定下来惆怅、思念、伤怀的基本色调。

读古诗《夜雨寄北》有感

  诗的开篇并未从夜雨开始写景,而是从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话题。这样写出来了诗人漂泊在外,连归期在何时,自己也无法确定的无奈感。也暗暗影射出诗人思念故乡、盼望早日归家的急切情感。

  接着“巴山夜雨涨秋池”,承接上句,把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写出来,更把前面伤怀、思念的情绪继续升华。这里一个涨字用的传神入画。一方面写出来巴山夜雨之大,以至于池塘的水好像都看着在上涨;另一方面,这个涨字也衬托了诗人看着连绵夜雨,心里的愁绪和对远在故乡的友人思念之情不断增加的情感。

  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笔锋突转,把一切愁绪、思念放在一边。诗人转而想象到了与友人相聚在一起,两人秉烛夜谈,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以至于,蜡烛不断燃烧,而二人一截一截的剪去燃烧剩下的灯芯,却还意犹未尽。“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句没有直接描述与友人有说不完的话,而是通过一个"共剪西窗烛"的动作描写来侧面表达。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驾驭文字的能力,好像随手拈来,抛出却是让人回味无穷。这与前面的“君问归期未有期”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却话巴山夜雨时”,又回到诗眼,两个人讲不完的是什么呢?是“巴山夜雨时”,可以想象,诗人在此时堆积了多少的话语无处诉说,那种感觉是多么的无奈。

查看更多
标签: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72999/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