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哈佛凌晨四点半》,我是未见其书,先闻其名。以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它是关于哈佛学子勤奋学习的书,内容应当和哈佛这所名校紧密相关;但拿到书浏览一遍后,才发现其内容和我想象的相去甚远,未免有些许失望;可认真拜读后,里面的许多道理还是让我获益匪浅,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今天,我就其中印象最深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养成现在就做,绝不拖延的习惯
《明日歌》中说的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时间有限,生命短暂,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里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绝不拖延,以达到单位时间所能发挥的最大功效。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假如我们不想成为这93%中的一员,那么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必须当机立断,立即把握。
要想改掉拖延的陋习,必须先找到拖延的根源。不妨先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究竟是因何而拖延,是时间管理不善,还是自身本有的惰性?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安排一份时间规划表;如果是自身的惰性作祟,不妨请他人试着监督,或者制定一套合适有效的奖惩措施,坚持下去,拖延的毛病自然会慢慢消失。
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不随我们意志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应对态度。一个人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他眼中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那些能从失利中扳回优势的人往往是乐观主义者,他们确信问题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总能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寻找解决的契机,创造“柳暗花明”的奇迹;而那些悲观主义者则常常把失败看成永恒,习惯于把困难扩大化,往往看不到光明的希望,自然就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叔本华说:“人活在世是痛苦的,他就像钟摆一样,向左向右都是痛苦的,而唯独停留在中间是快乐幸福的,然而又十分短暂。”既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纯粹的快乐总是短暂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常想一二,不想八九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会从痛苦中过滤出更多的快乐呢?
记住:不能流泪,就学着微笑;不能逃避挫折和痛苦的来临,那就选择坚强吧,他们终将成为我们生命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