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文化中,儒家深邃的思想理论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主导文化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产生于战国奴隶制封建制转变的剧烈动荡时期,孔子希望恢复周期以礼为准则的社会制度,提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随后,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提倡重义轻利。其后,荀子发展了孔孟的儒家思想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后天学习,凡人皆可成圣贤。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仁者,爱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旁人的地位上,推己及人,充分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意志和心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破除一切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体现在政治治理上,就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主张重视教养,改善民生,增强国力。
“仁”也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准则,众所周知,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作为“仁者”的君子,一定要有人格,有志向,能明辨是非,能死守善道。他提出人要修德,讲学,徒义,改不善。
思想,往往被视为令人神往而略显玄远的词汇,实际上,它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寻常之物。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的世界,只要去自觉其意义,就不会没有思想。有了思想,就会有对思想的思想,这便是反思。
人类总是在不断反思:反思人之为人,反思美好生活;反思道德法则,反思精神信仰;反思经济活动,反思社会准则;反思审美,反思求真;反思人与自然,反思人我之间;反思理论,反思实践的;反思本土的,反思传统的,反思现代的;人类进步少不了反思,社会发展离不开思想。
思想既是一种结果,又是一个过程;既是一种产物,又是一种活动。我们向往自由,渴望洞察,期盼理解,追寻幸福。思想让我们遍尝跋涉的艰辛,也给了我们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力量。本书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赓续传统、面向未来”为主旨,以思想与文化研究为重点,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力求熔思想品格、文化品性、艺术品位、科学品质和社会品行养成于一炉,使大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文情怀、艺术情调、科学情趣和社会情愫的
陶冶上有所提升。书中很多故事生动形象,但又不失哲理。
从春秋时代开始到战国末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学派林立,著述自由,智慧之光照亮了沉沉大地。此后三千多年,汉朝儒家专制地位的确立,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的思想。但是,时代在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对于儒家思想的价值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