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一书由彼得海斯勒所著,这本书讲述了作者自驾游玩中国的故事,带我们看到中国的大好河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寻路中国读后感1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认真读过了何伟的中国三部曲。若算上眼下正在阅读的原版,《寻路中国》已是第三遍阅读。但其中勾勒的中国和中国的发展,平凡人的生活和心态,总是让我眼前一亮,然后由一种兴奋转化为略带悲哀的沉思。
相比彼得海斯勒,我更喜欢他在涪陵教书时给自己取的名字何伟,而相比《江城》中丰富的体验者视角牵引出的生活片段,《寻路中国》更像是完完全全的观察者,其间呈现的发展细节和平凡人生活的片段让我惊觉:我对现实已多少失去体察的敏锐。也猛然想起柴静在《看见》中记录的一位制片人的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像外国人一样去看,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视无睹。然后意识到,这个外国人比我还了解中国。
这些发展中的细节:帮助谷物脱粒的过往汽车,北京让人费解的交通布局和红绿灯,不系安全带的驾校教练,公路上的喇叭文化还有赶不上建设速度的地图出版社,以及南方城镇的翻天变化,稻草人般伫立在公路边缘的交警人偶让我看到新世纪前后巨大的发展变革,而这些国人早已习惯的现象,在他笔下都显示出一种神奇和魔幻的色彩。这倒不是基于他外国人身份带来的肤浅好奇心,也没有刻意比较贬损中西文化和发展方式上的差异,更不是为了对浮躁和怪异现象进行讽刺,他发现和表达的只是一个快速变化社会中的独有特点。在这个动荡和变迁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在主动和被动地持续变化:经商成功的农民魏子淇为了发展生意入了党,而面对儿子的健康问题他想出的办法竟是将孩子的名字改掉。不同时代的观念并存在一个人身上,彼此迥异矛盾,却联系紧密。如何伟所说: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
而我和我和父辈也被裹挟在飞速变革的浪潮当中,所以看到丽水胸罩调节环厂里的罗师傅,陶家姐妹,总觉得如此熟悉。而他们的背后,乡村衰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建设的影响让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断发生变化。我隐隐觉察到自己母亲身上有陶家姐妹散发出的自强而泼辣的特点,恰恰这些也是母亲一直保持的;父亲背离了屋后的煤场走来重庆;三峡大坝的修建,渝怀铁路的动工也让我成为土地征用补偿、三峡移民和基层干部贪污的当事人。书中小人物的经历总能在自己周围得到映证。但巨大浪潮中的小人物天性却出奇的乐观,相信自己劳动创造的财富,怀揣各自梦想,谋取各自生存。小人物的歌哭笑骂终被时代淹没,当世人眼光齐刷刷投向成功的弄潮儿,全国上下一股实干的风气,我似乎也得以继承。
距《寻路中国》出版已经十年,今时早已不同往日,精神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落差仍在不断填补。我还在自己的道路上奔跑和十几亿人一样,怀揣梦想,谋取生存。但仍要感谢《寻路中国》延续了《江城》一般的毒辣眼光,有着狄更斯的遗风: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