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1-27 14:05:57 其他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已经半月有余了,害怕再不写就忘记了当时看书时时而窜上的暖流和惊诧。正如柴静自己所说,没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记录的不过是一个新闻十年的点点滴滴。书中的文章形体上散,但围绕着所提到的那个主题,我关注新闻中的人。

《看见》读后感

  我不是一个善于做读书笔记的人,一方面是懒,一方面是怕拖慢阅读的速度,每天的任务蛮多,阅读算放松导向型的,不能因此占用太多的时间。但读看见,却总有很多时候看到某些句子,情不自禁的就去找笔,也没想着是为了以后再细细品味或是其他,只是那种内在的震撼推着我去把它把它标注出来。

  从去年夏天开始读南方周末,到年初的南周被撤稿,再到读柴静的看见,开始对媒体行业、新闻行业有了浅显的认识,也让我对这个行业兴趣渐浓。这些年看很多东西,总在不停的颠覆,颠覆以前的看法,颠覆以前的认知。不怕被笑话,以前我所理解的新闻业就是每晚七点与大家准时相约的cctv年度大戏的播音员们。值得欣慰的是,年度大戏新年也开始更多的关注人了。也是看见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cctv,不管有意无意,它正在挣扎着摆脱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的标签,也许它一直也都在这么做,我不知道罢了。

  这本书火了,连续几周领跑销量榜。不过这没什么奇怪的,羊群效应从来都是作为国人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人盲从追随的物品便是鸡肋之物。因为首先总会有一批精英去发现其价值,接着去告诉更多的人它哪里好,但传到后面,哪里好基本上就失传了,光剩下好。这也就解释了大街上随处可见的iphone,但你要是真的随便叫住几个人,让他们谈谈iphone的优点,说出一个一二三来,他们大多数会觉得,你丫有病吧,好就是好,哪有那么多废话。好吧,又跑题了。其实想说的就是看见 是一本好书。

  几乎书中的每个标题都算是一个她所悟到的媒体业的一些基本准则,不过用了一种更为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其实我们每个人做人也就是这几点。在与这个社会的博弈中,从每个平凡的故事中看到客观、真相和人性。

  一、客观

  在微博上,最常看到的便是舆论的一边倒,偏向受害者一方,或者偏向老百姓一方。其实在生活中,在媒体中,这种现象更常见。在采访征地问题时,周其仁的三句话掷地有声。第一,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问题。第二,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第三,不管左中右,质量最重要。浅显,有力。由此推及到很多这些年人们熟知的涉及道德和法律的问题,远的有马加爵,近的有药家鑫,和我爸是李刚。每次有这样的事件新鲜出炉,有些词汇便又会出现,社会的渣滓,败类,变态。人们太容易愤怒,太容易迅速的树立起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而这与媒体很多情况下的不够客观的报道也不无干系。巧合的是,这三个事件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都是大学生,他们不会完全不懂法,更知道杀人偿命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经常会听这样一句话,中国这么大,什么人没有。这句话的潜在意思便是一种道德优越感,相信总会有一些人会去做道德沦丧的事,而我们却根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理解。产生这样的想法,多半就在于不了解。人的性格有千千万万种,但归根结底都是人。都有爱,都有同情心,都渴望幸福,渴望快乐,但他们也许不够幸运,没能读过很多的书,没能有很博大的胸怀,没有足够的知识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去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他们便选择了最极端的办法,也许我们会觉得变态,不可理喻,但也许,在他们眼里,这是唯一的办法。杀人犯多半都是被逼的,走进他们也许你会落泪。不管是政府与老百姓的矛盾,还是一件表面上简单的扬善惩恶的故事,都不要着急去下结论,媒体和老百姓都应该这样。媒体要做的是了解,不带有主观色彩的去调查,将事实真相完全的呈现出来,后面的东西交给观众。而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也尽力去摆脱偏见,扔掉虚伪的道德优越感。张季鸾: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盲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脱离了盲,就是客观。

  二、真相

  再一次谈到真相。有这样一句话,别总是相信你所看到的,因为你看到的有可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而媒体很多时候就充当了这句话中别人的角色。媒体知道人们想看到什么,坏人被惩罚,好人快乐的生活下去。当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个画面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去怀疑它不是真相,因为它符合我们心里的那把尺子,这个社会该是这样。从茹毛饮血到信息时代,这个社会的复杂度几乎是呈指数增长,但我们的大脑最原始的那部分并没有怎们变化。我们依然喜欢用好和坏去简单的界定事件中的双方,可惜的是,真相往往不是这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然而,坏事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被消灭,好事也并不是总是被发现被赞扬。媒体要做的是真实的反映它,我们要做的是让真相变成我们所希望的那样。

  三、人性

  最后说到人性。在双城的创伤中,最终没将孩子们的感情纠葛搬上银幕,害怕会让观众感觉到不舒服,觉得十二三岁的小孩怎么就这样。然后柴静说了一句,谁十二三岁的时候不是这样。人生中总会有一些心路,一些感受,每个人都曾有过,但过后却不约而同的不再提起。当再有人提起时,他们竟然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怎么可以这样啊?。人性多虚伪。我不太确定这个方面能不能推及到世界各地,只知道在中国是这样的。人们不愿意看到十二三的孩子们可以有爱情的悸动,即使这样的事情也曾同样的发生在他们身上。

  不过别灰心,人性中不只有虚伪。卢安克让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另一面。卢安克,德国人,在中国广西山村生活十余年,在乡村小学支教。这么一看,似乎是一个感动中国的模版式人物,甚至连他的颁奖词以及会有什么样的事迹都能想象的出来。而在颁奖典礼上,他们也必定要痛哭流涕。但这次,不一样。卢安克从没觉得辛苦,一直说自己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很难在三言两语中描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卢安克,但可以这么说,当你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为物质而活的时候,去倾听卢安克的声音,他会用严谨的逻辑让你看到与你所看到的世界背道而驰的一种价值观。如柴静所说,他没想去推翻什么,他只是推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世界的另一面。真实的人性有无限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又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归根结底,我们心里的那把尺子应该是善。而这把尺子也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立,它就在那里,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每个人的人性之中。那什么是恶,恶是蒙昧的产物,一切的恶是因为蒙昧,努力的去挣脱蒙昧,人性中的恶就会少几分,而善也就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四、后记

  从前一直推崇罗素的生命的意义,因为爱,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今天再加一条,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前者说了目的,后者说了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实践。

查看更多
标签: 豹子 老虎 看看 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91750/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