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更新时间:2025-01-17 04:40:14 其他读后感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都有自身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而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经典,这些经典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思维的范式,并在历史的时空中长久传承,积淀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书写下厚重的一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道德经》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经典。

《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道德经》形成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后来在汉代被奉为中国本土文化孕育产生的宗教道教的经典。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经典《易经》一样,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经济、养生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含义深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智慧。关于《道德经》的产生和形成,长期以来有着众多的记载和传说,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大体应以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为坐标,即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如此较为接近历史的真相。即使是后来考古发掘出来的汉墓帛书本和战国楚简本的文字与传世本略有出入,应该说也大体与太史公记载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远。

  《道德经》虽然仅有五千多言,而两千多年以来的注疏诠释文本则多达千种以上,文字超过数千万言。近代西风东渐,东西方两种文明发生碰撞和交流以后,《道德经》又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这本简短的中华文明经典,为何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以及历久弥新的历史魅力?它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意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诠释?它对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对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产生的诸多难题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这里,笔者仅就人类文明与宗教经典的关系,探讨和发掘《道德经》中和谐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以寻求其对当代社会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一、以道为核心的大战略思想

  1.老子道的核心涵义

  道是《道德经》中最核心的概念。现代人一般根据西方哲学的概念,把道解释为物质、精神或规律。然而这些解释都不符合《道德经》的本义。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与德构成万物发生、发展的依据,而道又为德之本。

  张玉良:《老子译解》,第214页。

  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正确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为重要。

  2.老子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在《道德经》第4章中总结了道的三种本质特征:即道冲、道渊和道湛。道冲是说,道空虚、常无,是一种虚空若无、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东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养万物却永不穷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几近于无的精细微小而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道渊是说,道深奥难测,而为万物本源。它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是天地万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于所谓上帝神人而存在,没有人知道它由何而来。道湛是说,道虽然如水之清澈无物,但又真实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迎之不见其身,随之不见其后,其迹几近于无,却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实存在的,而非完全虚空。

  3.道法自然的涵义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自然。所谓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令万物各按其本性发展,而不妄加干涉骚扰,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义,任物随性发展。所谓物性各异,而道不弃物,道不弃人。不争、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无欲,故可名小,它无欲、无私、常能以清静、无私寡欲,处下、抱柔守雌而自处。

  4.无为的涵义。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味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在于几近于零的无。回顾老子所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第25章。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贯穿于天地万物,但终究要归根复命,归于朴,归于无。万物之运动终究要归根反本,而这一本正是无,因此人类之法道,亦应该无为也。通常人们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误解为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其实它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应因势利导,不容任何主观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而用事。

  任法融:《和谐世界,以道相通》,载《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国际道德经论坛论文集》上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弱者之道尽显老子的战略真谛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屡屡出现。如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道德经》第76章、78章。

  其实老子所说的弱,并非本质上的弱,而是表面谋略性的弱,目的是胜强。

  刘庭华:《弱者之道老子思想纵横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5页。

  因此,立身处世、修身治国,如果要保持长久,则需要持柔弱之道,抛弃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强、大、贵、上,践行柔弱胜刚强的理念。在现实中,奉行贵柔守雌、不争处下、无私寡欲等不争主义原则。这是老子留给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战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义

  从《道德经》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实践道,发挥道在现实政治中的无穷功用,从而给统治者自身和普罗大众带来长久的福利。所谓善建者不拨,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将自宾。即是说,遵循道可以使一国社稷长久,并引来四方归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国家的治理方式从高到低有四种等级,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无为之政,以放任主义,任民众自由生计、自由发展,以至于民众不能感知统治者的存在,而以为一切不过是他们自然而然所致。这种为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认为的最高等级的国家治理方式。这种法理方式要求,为政者能为天下浑其心、以百姓心为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欲,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而令民众自由发展,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效果。其他的治国方式,如行仁义而令百姓赞誉、行严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惧、行压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查看更多
标签: 老人 读后感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1394908/
其他读后感推荐
热门其他读后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