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读古文,尤其是文献,文字虽然言简意赅,但总的感觉,一是枯燥,二是深奥难懂。但是,读【史记】却不然,他的人物传记读来出神入化,令人手不释卷,一爱一不释手。随着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增加,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史记】不仅是永垂不朽的历史巨着,更是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着。【史记】全书取材广泛,语言生动、丰富,情节引人入胜,使人读来既无冗长、空洞之感,又能发人深省,不愧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典范。这些特点,在它的人物传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独到、细致,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刻画出人物的灵魂,使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写作手法上,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人物鲜明的个一性一特点;同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兼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寓论于史,即表明了作者的一爱一憎,又引人深思,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们仅从【李将军列传】中就能完全感受到这部博大一精一深的的历史巨着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学内涵。
【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所着【史记】中的名篇,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司马迁对李广大加赞扬、推崇备至,认为李广武艺高超、作战勇敢、智勇双全,同时仁一爱一士卒、不贪钱财,并且为人简易、号令不烦,可以说是德才兼备,不愧为一代名将。此外,作者还笔端含情,对李广一生未能封侯并且最终含冤而死的悲剧命运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也流露出了对权威者的愤慨。
李广是当时一位激起人们广泛同情与普遍一爱一戴的民族英雄,他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些丰富的材料给司马迁为李广作传提一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广大人民对李广的惋惜和怀念之情也为司马迁作传奠定了感情基调。在这部作品中,司马迁用饱含激一情的笔墨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塑造了李光的鲜活形象。难怪明朝的茅坤评价道:读【李广传】即欲力斗。就是说,这部传记作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李广那种之生死于不顾于敌奋战的一精一神和不屈服于命运压力、顽强抗争的品格。一篇传记作品能有如此高的感染力,这不能不说明司马迁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事无巨细再现人物生平,而是从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出发,在材料的取舍上慎重地选择。【史记】全书人物数百,无一雷同者,最重要的就是司马迁在选材取料上匠心独运。从【李将军列传】中我们看到,这篇传记虽然记述了李广的一生,但是司马迁主要抓住能反映李广一性一格特点的几件事和与此相联系的生活片断,艺术地再现李广的形象。如射虎、智逃等都起到以小见大、以微见着的效果,使李广机智、善射、一爱一兵如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唐代诗人王昌龄就有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一陰一山。(【出塞二首】其一)唐代诗人高适更是站在士兵的立场上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尤忆李将军。(【燕歌行】)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家对现实的评判,它必然打上作家思想感情的烙印,是他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史记】也是如此。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既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来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李将军列传】中,作家通过具体事实的描写,来反映李广一生的际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其社会的黑暗。
千百年来李广的形象一直活在人民的心里,这不能不与司马迁卓绝的文笔有关。【史记】博大一精一深的思想、奇伟瑰丽的内容、别具一格的形式和无比宝贵的艺术经验已经融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和灵魂之中,一直传承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