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0) 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三年级二班 王毅君
夏天的上海总是很热。
傍晚走过一些老式弄堂,总能看到人们一边往地上泼凉水,一边把屋里的凳子椅子搬出来,然后围在一起或者打牌,或者聊天,非常热闹。每当这时,妈妈的脸上总会流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妈妈说她小时候夏天的弄堂也是这样的。她常给我讲她的童年故事,讲那时的橡皮筋、糖纸、八音盒……还有那最让我感兴趣的“小小班”。
妈妈说,她小时候只上半天课,每天下午和寒暑假期,老师就把班里住得近的同学组织成一个“小小学习班”。那时候,弄堂里的孩子们一吃完饭,就背着书包,拿着小板凳来到“小小班”的活动地———天井。孩子们围坐在用两条长板凳和一块大木板拼成的桌子四周,小组长一声令下,一天中最有趣的“小小班”活动就开始了!大家专心致志地做作业,个个憋足劲儿,看谁做得最好、最快。碰到难题时,大家便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做完作业,小组长还要检查一遍,真可谓“双保险”。
学习之后便到了娱乐时间,大家尽情地玩。女孩子们在一起跳橡皮筋,男孩子们在一起打弹子、斗鸡……那时虽然没有溜冰鞋、滑板车、电脑,但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玩具一样玩得很开心,整个弄堂充满了欢歌笑语。有时候“小小班”还会组织一些活动,唱歌啦,跳舞啦……看到大人们做事,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忙。有一次妈妈的腿骨折了,同学们就把“小小班”搬到妈妈家门口。妈妈说,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小小班”。
每当妈妈讲“小小班”的故事时,我都会羡慕不已。现在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同学们却越住越远,尽管有电话,甚至有些同学还有手机,可是大家一起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小小班”,取而代之的是“晚托班”、“兴趣班”……有时,我们想玩水,大人们会说:“哎呀,小宝贝,会感冒的。”有时,我们想玩泥巴,大人们会说:“哎呀,小祖宗,会弄脏衣服的。”其实,也许我们今天在水沟里做个小堤,说不定,明天就会在江河上建造一座拦河大坝。也许我们今天用泥巴做一个呆头呆脑的机器人,说不定明天会发明一个现代化的智能机器人。
我向往过去的弄堂生活,向往那时的无忧无虑,向往那充满欢乐的“小小班”。
(指导教师 黄蓓芬)
点评:
“小小班”?什么是“小小班”呢?读下去才知道“小小班”原来就是学习小组。这篇习作的选材很特别,小作者是从妈妈那里听到“小小班”的故事的。难得的是他不只是把这当成故事听,还认真地进行了思考,将妈妈的童年生活与自己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并写了下来。同学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样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有素材了。(大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