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料峭的春夜或天高气爽的秋晨,沉寂的山坡或繁华的的街头,厌倦了灯红酒绿俗尘的心,哪怕只被沾上一点熟悉的意象,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们——那些亘古不变的真切的精神存在。
青莲居士缱绻于青崖白鹿间,抛却“五侯七贵同杯酒”的显达,“仰天大笑出门去”;陆放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洲”,而今两鬓苍苍犹记靖康耻;林和靖杜绝尘嚣,隐居西子湖畔,梅妻鹤子,徜徉暗动浮香。于中国士人处,我读到了儒道两家主张的交错混杂,文者汪洋恣意、不拘一格的性情跃然纸上。
杰克?伦敦怒吼出《荒野的呼唤》,儒勒?凡尔纳一步步引领我们深入《神秘岛》,托尔斯泰则捋着长须娓娓讲述着《战争与和平》,小仲马上演了《茶花女》玛格莉特纯真无私的爱情。于西方名家处,我读到了纷繁的思潮、进步的萌芽和社会的埋藏,开拓者的勇气弥漫在字里行间。
我开始试着追寻两者的契合,去感受一种浑然一体的美妙。就像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吧,站在现代的峰巅去观摩揣测千年前的风景,用儒家的思想杂糅了西方的学说,全面阐释文化的种种。于是,我突然联想到,落魄的曹雪芹也会铸就剖析封建弊病的《石头记》,而“自由旗帜”下的惠特曼也能率性而为,挥洒出他的《草叶集》,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抑或是根植于人类原始思维的联系?我那样清晰地感受着他们的血脉相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文人,骨子里涌动着相同的血液,他们都会积极入世,也会寄情山水,都会幽默调侃,也会针砭时弊,都会天马行空,也会挖掘社会。文人的使命,在我看来,是涵养丰富的精神源泉,使人类在物质进步中不至于心灵匮乏,在思想发展中不至于盲目无头绪。
我豁然了,拈花一指的佛祖和缔造万物的上帝仿佛同时出现在天际的两端,和蔼地对我微笑,我分明看见那莲花座和天使的羽翼辉映的如此美妙,让不通灵性的蚌也为之动容。
轻轻地便拿起了一支毛笔,蘸少许颜料,开始在油画板上舞动,最后,挥一手汗,眼神淡定,欣赏起一种合壁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