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直以为砍价是俗不可耐的事情。每天上街买东西,总会装出财大气粗的样子,问了价便掏钱,看到小贩们那窃喜的眼神,心里明知有几分虚头,可就拉不下这尊贵的面子、放不下学生的清高,只好“忍气吞声”,“任人宰割”,于是每月的零花钱所剩无几。
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这种“无声无息”的日子对我们不公平。咦?为什么不适着砍价呢?谈不成走人呗,现在不正实行“重在参与”吗。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拿着15元。故事拉开了序幕。
走在通安街,我进了一家商品店,里面花花绿绿的商品是我眼花缭乱。忽然,我的眼球被一个发卡所吸引,“小朋友你买吗?我给你按15元。”一下就降了3元,一定还有虚头。我琢么着,于是我胆子也打了起来。“你看着钻,这塑料,这质量&hllip;&hllip;”我找了许多我不知存不存在的缺点。“不行,我们已经很便宜了。”售货员说。“阿姨,今天是星期天,生意好做。我又是个学生,爸妈挣钱不容易,10元&hllip;&hllip;”我把妈妈叫到我的理论也用上了。正当我滔滔不绝、可若悬河时。老板不耐烦了把手一挥,“10就10,图个好兆头。”砍价成功。
你说要出那8元冤不冤,所以,我们要有一些商业意识。
藁城市通安小学六年级: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