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置疑的高考

更新时间:2025-01-19 03:02:43 叙事

吕驾宇

不容置疑的高考

事实上我对由今年高考作文题引起的一片叫骂声并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只有好作文差作文之分而无所谓好题目差题目,天下考生,同题同苦同乐,公平异常。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是一演员声情并貌的朗读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落泪,事后却发现那演员读的仅仅是一份菜单。作文也一样,即便是再八股的题目,你也必须无条件地写好它,惟有如此,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漫骂永远无济于事。

具体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将从审题,选材以及谋篇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审题

尽管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总体趋势是淡化审题,尽量不在审题这一关为难考生,但每一年总有相当一批考生栽在审题上。并且阅卷老师长期的惯性促使他在评阅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审查的就是你的行文是否扣题,如果偏离了题意,即便你再清洁的卷面,再漂亮的文笔,再高深的立意,也永远上不了一类作文(49分以上)。

话题作文的审题往往由四方面的内容构成:材料,材料的说明语,话题以及限制性条件。其中材料以及材料说明语隐含的信息最容易被人忽视。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中,材料即为智子疑邻这寓言。这寓言给我们提供了三点有效信息:1、在文中的富人眼里,亲(儿子)的识见是正确的,疏(邻居)的提醒是暗藏祸心的;2、“对事物的认知”必然要受“亲疏”之情的影响;3、这种影响是不对的。材料说明语的作用则是对材料加以解释,然后拓展写作范围并引出话题:1、现实生活中类似或相反的故事;2、感情的亲疏对事物认知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这一条推翻了材料中的第三点隐含信息“不对”的限制)。

也只有正确把握了以上隐含信息,正面接触写作话题“感情的亲疏和事物的认知”时,我们就可以明确,“感情的亲疏”和“事物的认知”两者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即由于“感情的亲疏”,所以“对事物有某某认知”。有些考生反过来写“对事物认知的深浅不同”导致“感情由亲到疏或由疏到亲”,比如说社会上不少的人由于夸大非典的传染性,于是对周围所有的人都怀有戒心,从而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无疑与出题人的意图是有一定距离的。

很显然,和前几年的“诚信”、“心灵是选择”这样的话题相比,今年的话题切入的点就小多了,限制性的东西也在增多,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了考生由于写作面宽而宿构或套用,不利因素无疑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增大了写作难度。

对于考生而言,面对这样一个考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跳出“感情的亲疏必定是人与人之间私情的亲疏”这样的思维陷阱,尽量要形而上地理解“感情”,比如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纵横百阖,大气而开阔。

二、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被着米袋才能轻松煮饭,所以我向来非常注重学生平常写作素材的积累。在高考备考阶段,我曾经将自己积累的200多条写作素材印发给学生。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试题时,反应却截然不同,很多人感觉那些写作素材根本用不进话题的写作,而一部分学生却是运用的轻松自如,这就牵扯到一个怎样对素材进行多角度分析的问题。

比如说《变化》这材料讲得是: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逢上雨天,她担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晒不干;逢上睛天,她生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

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睛天,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天还是老样子,只是脑筋变了一变,生活的色彩竟然焕然一新。这材料原本讲得是同样的一件事物,你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似乎与感情的亲疏搭不上边,但你只要截取材料的前半部分去分析,老太太由于对儿女的牵挂,使她对天气有着独特的感受,而一般人没有那一份牵挂,则有着另外的认识,如此一来,这材料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再比如我发给学生的另外一材料《轿夫的快乐》: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心想,这些轿夫真可怜,要受这样的煎熬。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罗素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你只要对材料稍加分析,罗素前后认识的转变就在于一开始他将自己摆放在轿夫的对立面,对轿夫有一种隔膜,后来是和轿夫交流,以平等的心态和他们畅谈,对他们有着一种真切的亲近感,不是和高考话题天衣无缝了吗?

此外还有很多的话语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一个人的立场往往决定于你的屁股选择坐在哪一边”等等都可以融入文章。

我粗略算了一下,在我发下的200来条材料中,起码有40条是经过重新阐述后可以为中心服务的。

这给人的启示是诸如高考这样的重大考试,在考前押题猜题往往是徒劳的,作文备考关键还在于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搜集素材然后教给他们对素材进行多角度分析的方法。

三、谋篇

今年高考作文题哲理意味浓郁,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考生对“情感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识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文章得分的高低。

鉴于这样一个题目,我个人感觉写记叙文的难度要比写议论文来得高,特别是故事类的文章,你要在一个故事里包含所有的哲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故事能说明的往往是情和理之间的关系而非情的亲疏与认知的关系,所以比较好的形式是几个故事的叠加然后组成切合题意的主题,或者就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至于议论文,议论的深度将直接决定分数的高度,对于中档学生而言,议论文则更容易获得基准分(42分)的分数。

高考作文在内容确定的情况下谋取高分还依赖于形式的突破。比如书信、剧本、评点、演讲稿、日记等体裁的引进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此外,文章段落的衔接,语句的过渡以及首尾呼应等也将是阅卷人重点考查的对象。

作者邮箱:lvla@yeah.net

查看更多
标签: happy thing 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zidianfy.com/zdfyzw-418844/
上一篇: 望月
叙事推荐
热门叙事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