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水面庄稼》的人,恐怕都会被片中绮丽的秀美景色所陶醉。那就是在我的苏南老家——高淳县沧溪一带拍摄的。去年暑假,爸爸、妈妈领我回去看望奶奶,我亲眼领略了那迷人的风采。
汽车越过新桥,一条曲曲弯弯的好埂,把我们往西引去。首先映人我眼帘的是夕阳照耀下满河的翠绿,像翻滚的绿浪,一望无涯。仔细一看,原来是无数的荷叶。那密密的荷叶顽皮地挨着、挤着,一片片如盖的叶,似一把把倒撑的伞,又像旋转的小姑娘的裙。点缀在荷叶间的花,有白的,有粉的,有的如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明珠若隐若现。月亮升起来了,荷塘覆盖了一层乳白色的轻纱。几只萤火虫从荷塘里飞出来,像是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我正看得如痴如醉,爸爸对我说:“这就是有名的沧溪河,宽的地方有二三里,窄的也有几百米,有30里地长呢。解放前,这是条要害河。它直通长江,三年五载便要闹次水灾,冲垮好埂,吞没田野和村庄,逼得人们离乡背井,逃荒要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家乡人民,在河的两岸修上了大坝,建上了闸门,汛期排涝,早期灌水,降服了这条‘黄龙’;又在河里种藕栽菱,饲鱼养虾,因此才有了这有名的三十里荷花飘香啊!”我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
回家后的第二天下午,我正在河边捉螃蟹。忽然,明净的天空像是打翻了砚台,乌云很快布满了天空。还没等我跑回屋,雨点便哄里啪啦掉了下来。接着,就如瓢拨似的往下倒。我出神地立在门口,望着雨中的奇观:荷叶被雨点抽打得左右摇晃,却仍顽强地挺直着身子;荷塘里的声音,起初像闷鼓般咚咚作响,接着如万马般激烈奔腾;荷塘上很快笼罩了一层烟雾,缥缥缈缈,朦朦胧胧,仿佛神话中的仙境。很快,雨停了,满河的荷叶、荷花更加苍翠欲滴、鲜艳水灵。“咕咕——呱呱——”,小青蛙又放开了清脆的歌喉,一道七色彩虹,将天地连接起来。
一只小船攘着荷杆,渐渐地从荷塘深处撑来。船头、船尾立着一老一少,都穿着蓑衣,戴着笠帽。原来是隔壁的二大爷和他的孙子小龙。船舱里躺着一支雪白肥嫩的新藕,像婴儿洁白的胳膊。
“二大爷,下雨天,还干活啊?”
“它下它的雨,我采我的藕。蔬菜公司还等着要呢!”说着,二大爷拿起一支藕,让我尝尝鲜,还叫我走时再捎些,让北方的小朋友也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
看着他那淳朴的笑脸,青筋凸露的双手,往下滴水的衣裤,我突然问悟出了一个道理:“家乡的秀美虽然有自然条件,更重要的却是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了热诚朴实的家乡人民。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才把家乡建设得如此美丽富饶、荷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