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作文(一):
您,是忠臣;您,是智慧的化身;您,更是我最敬佩的偶像。为什么鲁迅先生在批评《三国演义》的缺点时要中肯地说道:“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那是因为,作者把您塑造成了一个神机妙算,处事得心应手,临危不惧的夸张形象,还有人将您称作“智绝”。
但我知道,您的智慧来自于——勤奋好学。少年时代,您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勤奋好学和善于用脑,所以深得司马徽的赏识和司马徽妻子的器重和喜爱。那时,还没有钟表,为了计时,司马徽定时给公鸡喂食,以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可有一次,您为了想延长学习时间,想了个办法——在公鸡快叫时给公鸡喂食,使得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自然延长了。过了几天,这种情况还是被善于观察的司马先生给发现了。
虽然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您的好学精神所打动,对你更关心,更器重,对您的教育更毫无保留。自此,您也不负重望,更加勤奋学习。通过努力,您最终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博学之人。而广博的知识,聪慧的头脑,不仅让您名扬天下,更令您垂青历史。您的勤奋好学精神固然令我敬服,但我更钦佩您的忠心耿耿。您本是一介平民,淡泊名利,只因刘皇叔(刘备)不介意您出身卑微,亲自屈就,三次到草庐拜访您,您因此深受感动,所以答应出山相助。也因想感激刘皇叔的知遇之恩,您在刘皇叔临逝时,答应辅佐昏庸无能,“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待三国鼎立,又因蜀汉国力弱小,后主刘禅任用宦官,远避贤能,您为了实现先帝振兴汉室,统一天下的遗愿,在出师北伐曹魏临行时,写下了了一片发自肺腑的《出师表》。目的就是告诉后主刘禅宫中府中文臣武将有哪些人可以亲近,以东汉末年的历史教训告诫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记得《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一句说明了您为复兴汉朝皇室所做的事情,都是您报答先帝和尽忠后主的职责和本分。在您旧病复发,病重之时,句句叮咛,字字国事,只盼将平生所学授予姜维。希望他完成自己的遗志,又一一嘱托众将,真是此眼难闭。在您逝世后,杜甫在《蜀相》中称赞您时写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您这一生力图为刘氏父子统一中原,虽未能成功,但也实现了您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先生,您的好学精神,您的忠心耿耿不仅令人敬佩,更会流芳百世,令后世钦佩。
我喜欢作文(二):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片出师表道出了一代忠臣诸葛亮。我敬佩他的忠心耿耿才智过人,更赞颂他的廉洁清政。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诸葛亮是三国中最有智慧的军师,是刘备的左右手。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最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就了汉室的一代霸业。诸葛亮,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就像关公那样经常作为勇武与忠义的化身,我敬佩诸葛亮,因为他的才智过人,他料事如神,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风向把曹操的船点燃,又利用曹操的急躁和疑心诈降,最终拿了曹操的箭,让曹操大败而归。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不仅熟知天文地理知识,还做到了知己知彼,他了解曹操的嫉妒心理,还知道曹操为人莽撞,就利用这点最终打了打胜仗。
诸葛亮,是一代忠臣的典范,他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刘备忠心耿耿,认真辅佐他成就霸业,一篇感天动地的《出师表》,留下了忠贞的报国之志和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刘备临终白帝城托孤造就了流芳千古的佳话。诸葛亮是我心中不倒的丰碑,我佩服他的忠心,敬重他为人耿直,亲贤臣远小人,这都是现代人应该向他学习的地方。现在的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是为了料事如神,是为了更好的丰富自己,成为有智慧有思想的好少年。对待理想,不论以后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坚持最初的梦想,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诸葛亮的一生是美而悲壮的一生,他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梦想,历史留下了一位真正的英雄!他永远常存在我们心中。
我喜欢作文(三):
我读过很多书,但每次有人问我最喜欢哪本书时,我就毫不犹豫的告诉她,是《格林童话》。《格林童话》让我懂得了许我读过很多书,但每次有人问我最喜欢那本书时,我就会毫许多多的道理,这本《格林童话》是在我6岁的那年,姐姐把它送给我,当作我的生日礼物的。
这本书的封面上面画着一个年轻人拿着一盏灯,更奇怪的是灯上竟然有一个“灯神”,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翻开这本书时,在扉页上还有姐姐为我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祝语。每次妈妈回家时,一定会拿起这本书,为我讲书里的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妈妈都会告诉我一个道理。让我更加体会到亲人对我的良苦用心,我不会让他们失望。我一定要坚强奋发,努力前飞。
《格林童话》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如今写出一篇篇散文,一个个故事,都是关于《格林童话》中那一篇篇精美而生动的童话故事,我现在学习不是很好,但《格林童话》中那些童话故事,我都能一一讲出来。它就像一个具有神奇魔力的巫师一样。每当我的写作遇到困难时;每当我放弃时;每当我词穷语尽时,它便会给我指示,给我提供所需要的词和句,让我把那篇文章继续写下去。
《格林童话》这本书会在我不高兴时给我安慰,遇到挫折时,给我鼓励,和我一起分担痛苦,给我遮雨顶风,它就是一把伞,一件雨衣,一所小屋,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给我的心里留下一寸净土。《格林童话》我要深深地感谢你,是你让我懂得了《白雪公主》的善良,《小红帽》的勇敢,《灰姑娘》的美丽,让我懂得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拼搏,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智慧,是你,给我一对充满理想的翅膀,带我去飞,去探秘,去勇斗风雨,去搏击风浪;是你,飞向天空,将星星摘下来给我,让我开心,让我快乐;又是你,在我孤独的时候,给我力量,给我希望。
是啊,《格林童话》,没有你,我是失败的,只有你,我才会成功。《格林童话》我的最爱,你是我成长的伙伴。我相信我们在一起会形影不离,直到永远。
我喜欢作文(四):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古人的风格,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情操,那都是我们现在所景仰的,今天让我带大家走进战火纷飞的古人生活的世界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咦?这不是屈原的诗句吗?这是谁在吟咏屈原的诗?这时,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慢慢走了过来,“谁找我?”我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头发蓬乱,衣服破旧不堪,就像是囚犯一样,问道:“你就是屈原?”他答道:“我就是,有什么事吗?”“不敢不敢,久仰大名,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哪里,哪里……”“不,您这么爱国,我还要向您学习哩!”“呵、呵、呵……”
突然,我来到了一座古城,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几个妇孺在城门上打扫,人都到哪里去了呢?不会是在玩儿空城计吧?这时我看到了一个人在城门上悠闲地弹琴,我上去一看,才发现他穿得很简洁、很朴素,便问道:“先生何许人也?”“在下乃西蜀人士。”“那么先生贵姓啊?”“复姓诸葛,不知有何请教?”我又问道:“那现在是在哪儿呢?”“这儿是蜀国!”我猛地怔了一下,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果真是仪表堂堂,他才气外露,似乎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几十万大军在城门前伫立着,过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他们撤了,城中大呼小叫,隐藏起来的少数军民此时都出来了,他们都十分兴奋。我终于领略到了诸葛亮的聪慧,一睹了他的风采,对空城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转瞬间,一片繁荣的景象浮现在我眼前,我看到了一家“鸿福客栈”,拿出随身携带的几两银子吃了一顿饭且问小二哥:“这是哪儿啊?”“这是天子脚下的神都洛阳啊!”我明白了,原来我到了唐朝,正是女皇武则天当政的时候。走出客栈,突然一人暴死,一位慈祥的老爷爷走了过来,看了看这具尸体,说道,这不是猝死,是他杀,不一会儿,就把真凶揪出来了。我明知故问:“老先生哪儿人啊?”“老朽乃并州人士狄怀英是也。”他和蔼地对我说道。原来这就是心思缜密、聪慧过人的狄仁杰呀!这时他打断了我的思绪,说道:“若没什么事情,老朽就不叨扰了。”“好吧!以后再聊。”告别了狄公,我一个人走着,走着……
啊!终于回来了!真奇妙啊!我了解了古人的智慧,古人不远,古人就在我们心中。
我喜欢作文(五):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题记(雨果)今天,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现在,我们的衣食富足,出行便利,尽管还是会看到贫穷的人,可我们会齐心协力地帮助。
科技发达了,社会进步了,那人们的思想是否也与日俱增了呢?我觉得不是,现在人们的思想退化。谁没有个喜欢的人?不论是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是白雪公主也好;那些所谓的明星也罢,谁又想过那些古人们呢?小时候的不懂事,认为根本没有老师口中所说的秦始皇,明太祖之类的存在。进了中学学了大约两个星期的历史才了解,老师们不是在讲故事。又说起了历史人物,我从上学接触古诗以来,我比较欣赏李白和杜甫两位。相比较而言,即使李白是“诗仙”,不过我还是景仰杜甫的情怀多一些。学他的诗在我眼中是件家常便饭的事了。《江南逢李龟年》、《望岳》、《石壕吏》到现在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等。
我认为我刚了解了皮毛,还有更多等待我来开采。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报复。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也像众多诗人一样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盛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批评和揭露。我佩服他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我正是一个与他相反的人。我喜欢随波逐流,就算错了,我也会硬着头皮做下去。
前不久,老师订正卷子,有一道选择题没有答案。第二天,我看到他们都选了第三个选项,为了达成统一,我不禁拿起笔来改。正好这道题是我回答,我纠结了半天,结果还是说出了选C。老师对我说没有答案,我缓缓地坐下了。真是后悔万分那!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如果你现在还在听着那些流行歌曲,天天痴迷的在家里看着海报,在橱窗前准备拿钱买下自己喜欢的CD片,我劝你们都等等,现在的明星不过是比普通人有才艺,他们同样也会有不足之处,不过,他们掩藏的很好。
多去体会些古人的心境吧!我想他们的思想可能会帮助你,他们的诗句可能会打动你,试试吧!
我喜欢作文(六):
我的这位朋友叫《三国演义》,里面给我们塑造了一批活灵活现的英雄人物,虽然这些人物都有历史的原型,但却依然显示了作者一流的塑造功夫。
《三国演义》的人物面目清楚,忠就是忠的义薄云天,奸就奸的狠毒无比。《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三国演义》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从中接受了道德教育,建立了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顾茅庐,一步步把主角诸葛亮从喧天的锣鼓声中领出场来;又例如关羽千里走单骑是说刘备逃出许都,董承等欲除曹操,反被曹操所害,曹操便发兵急攻刘备,刘备败阵,只有关公死守下邳,保护玄德妻小。曹操素爱关公武艺,欲得之以为己用,于是程昱献计,将关羽骗出越门,逼到一座土山之上。张辽来劝关羽归降,决口不提曹军怎样攻无不克,形势怎样对关羽不利,因为他心里明白,英勇并且气傲的关羽绝对不是用武力能胁迫的,他只是抓住关羽看中英雄声誉的脾气,指出关羽如果宁死不降,不仅不是英雄的表现,反而只会为天下所笑,然后条分缕析,细说三罪。张辽不仅有三罪相谏,更有三便相诱,然而关羽依然保持着清醒,虽然同意降曹,却有三个条件。
张辽建议用厚恩收买关羽之心,曹操采用了张辽之计,对关羽可谓是无处不施恩,所赐新衣居然穿在旧袍之下,以曹操的性格,恐怕不止是不悦而已,然而还能忍着性子再送宝马,求贤之心不可谓不切,奈何关羽只记得兄弟旧情,主仆大义,曹操送的宝马反而成为他去曹见刘的有利帮凶,曹操忙忙活活空欢喜一场。关羽得知刘备所在,急切地便要去见,只是出于道义,需见曹操辞行。
曹操看准这一点,于是自己又生一计,终日闭门不见,岂不知关羽既然顾着兄弟大义,又怎会死守这些小节。曹操既不忍失去关羽,又不想失信于人,于是既无可奈何放关羽离开,却又并不给他通行文凭。曹操连折六员大将,至此才下发公文而且前后发了两条;更派张辽亲自前来,大约他也看出关羽的势不可挡。
再不明令放行,只怕会有更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