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800字作文【第1篇】:
篇一:我爱家乡的风景
我的家乡在梅州市那里。那里虽然没有城市里那么繁荣,那么富裕,但是很朴实。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高山、小溪、稻田。
我的家就在山脚下,每天一出门就能见到山。那一座连一座的山,峰峦雄伟,连绵不断。放眼望去,一片绿意就在眼前,绿的草、绿的树,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慢慢地走上山去,一片绿色包围着你,如同在绿海中游泳。时而还会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走到半山腰,会见到一座革命先烈纪念碑,上面写着每位先烈的名字,让我们来记住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走上山顶,时不时会看见几座小亭子,再往前走去,整个小村庄的景色映入眼帘:蚂蚁般的人,盒子似的汽车,走来走去,就像进入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走下山来,就是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了。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时而游来几条小鱼在水中嬉戏玩耍,时而还有些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看起来很开心。
小溪对面就是稻田了,那里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一起来欣赏吧!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辛勤质朴的农民伯伯在田里插着稻苗,他们正盼望着丰收的季节赶紧到来;夏天,稻苗已长出了一大截了,外面有一层绿色的皮,好像稻苗穿上绿色的大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带着笑脸来收割,因为他们精心栽种的稻子成熟了,终于盼到了丰收的一天;冬天,稻田上的稻子收割完了,开始过漫长的冬天,冬天上的稻田,盖了一层雪白的被子,有些小朋友在那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可开心了。
我爱家乡的景色,那些景物永远记在我心中。
篇二:我爱家乡的风景_400字
我的家乡很美丽!
我的家乡有一个大大的鱼塘。里面有鱼、虾、螃蟹……夏天和春天鱼塘的水很少,只有中间有水,只要到下面去,可以看见石头下有虾、螃蟹。冬天和秋天鱼塘的水是满的。所以鱼、虾、螃蟹在增加。土里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禁止钓鱼”,但还是有许多人钓鱼。有些人还在鱼塘游泳,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又立了“禁止游泳”的牌子。
家乡有一片树林,很少人进入。树林后面有一片地,只有种地、打猎、找柴时才会去。一个人进去很害怕。但在外面时常会听见杜鹃的叫声“咕咕”“咕咕”。感觉里面鸟语花香。
我家门前,有几棵樱桃树,结果时,那樱桃可甜了,又大。还有一棵梨子树,梨子开花时,雪白雪白的,那里长出来又大又甜,可好吃了,吃一个,就会想出第二个,那里是有高大、又是成熟的、果子又甜又大,真丽人喜欢。
还有房子后面有一片竹林,我们玩躲猫猫时,我最喜欢躲在那。
我爱家乡的风景,更爱家乡!
我的家乡800字作文【第2篇】:
朋友,您到过我的家乡——广东东莞吗?那是一个你来到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城市中央有一条笔直宽敞的立交桥。道路两旁是建筑精美的高楼大厦——百货城,家具城,……马路上汽车在奔驰,犹如长江的浪花。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城市中心,是设计独具匠心的行政中心广场。广场正中竖立着鲜红火炬般的东莞创花标志。标志旁有个喷泉,一柱清水直冲云霄,又向四周泼洒,就像一朵大蘑菇。喷水池周围有六个花坛,微风吹来,花香扑鼻,引得蜜蜂和蝴蝶在花间起舞。远处是一个个凉亭,一条条长廊,棵棵大树,枝繁叶茂,树冠如伞,群众在树下休息,欢声笑语在广场中回荡。
中心广场东边,是一栋栋极具时代感的住宅。花园里遍布各种绿色植物,住宅外墙是各式的瓷砖图案。人们住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怎能不眉开眼笑?
中心广场西边是教育中心。学校,夜校,图书馆,人们在这里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哦,这里还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儿童正在专心地学习呢!新一代建设祖国的人才正在茁壮成长。
中心广场南边,是巍巍群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枝头硕果累累。山峡处就是水库。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的拦水坝像一个巨门人,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挡住奔腾的流水。山脚是水力发电站,每天都把强大的电流输送到每一个镇,每一条村,每一个角落。山顶上建造了一座电视接收塔,与对面山坡上的古塔遥遥相对,就像两位屹立不倒的哨兵守卫着家乡的大门。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一天的人们安坐家中电视机前,欣赏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心广场北边是广阔得田野。禾苗绿油油的,犹如一张大毯子,总会激发着人们到毯子上躺一躺的愿望。
东莞不仅景色优美,她还是我们的家,到处洋溢着家的温暖。出门遇到的叔叔阿姨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向你热情地微笑,路上的学生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让人温暖,车站上没有神色冷漠的女子而多的是牵着小孩的父母,孩子在身边唧唧喳喳地说话。而且这里的很多小摊档,不用担心卫生问题,只要喜欢,就可以随意坐在路边和朋友一边吃一边聊天。出门很容易遇到很多熟人,然后又拉过来闲聊,说大家的新况。这里有很多的亲戚,他们都会不时敲响你的家门,手里提着自己家做的年糕或者是小吃。一群小孩在屋子里奔跑,或者翻着书桌上的漫画书,大人们在厅子里聊起家常。
东莞,她就是我的家。我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这副画涂上更美的色彩,让家更加美丽,更加生机勃勃。
我的家乡800字作文【第3篇】: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
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
我的家乡800字作文【第4篇】:
我的家乡是闻名中外的古荆州,他位于我国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民风民俗的民城,如:关帝庙会、荆河戏、荆州花鼓……但我最喜欢------采莲船。
“采莲船”又称旱船,是荆州市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以采莲船为道具,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民间传说,采莲船是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坐船筹款的善举而表演采莲船的。
传说,有一个叫蔡状元的人,想为乡亲们做点好事。他觉得乡亲们过河没有桥,就动了修桥的念头。哪知道,桥只修了一半,蔡状元的家产就卖光了,他无可奈何,只好到处乞讨。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过年。蔡状元打着莲花闹,一边拜年,一边乞讨,想讨些钱来修桥。可是,一些有钱的人家看他像个叫花子,不想让他在自己家门前乞讨,老远就把门关上了。蔡状元一分钱也没讨到,就来到河边,望着半截桥哭了起来。一会儿,河里漂来一只花花绿绿的彩船。人们哪见过这种船,就都赶来看彩船。只见划船的是一位老汉,打着赤脚,船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这时,老汉向围观的人边拱手,边说:“哪位公子能用银子抛中姑娘,就把她许配哪位为妻。”话音刚落,一些公子少爷就都跑回家,抱着大包小包的银子,朝姑娘身上抛。可抛了半天,谁都没有抛中。抛去的银子也都落在了船舱里,险些把船压沉了。原来,船里坐的是观音娘娘,划桨的老汉是赤脚大仙。观音娘娘看蔡状元很善良,才想这个办法帮他募捐修桥。那些公子怎么可能抛得中观音娘娘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的善举,就玩起了“采莲船”。
采莲船一般用竹篾做龙骨,扎成船状,外用各色布块和彩纸糊成,船顶犹如楼阁,底部成船形,船中可容一人站立,当锣鼓响起时,采莲船便开始舞动起来,一名漂亮的姑娘站立在船内,做出采莲船行进的各种姿态,船外,男的化装成花脸做丑角,手摇大蒲扇,扮成滑稽的样子赶艄,逗趣取乐,女的手持竹桨在旁撑船并表演各种唱词,锣歇歌起,歌词多是自己临场即兴自编的,尽是恭喜发财、心想事成、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五谷丰登和大吉大利等方面的吉庆内容,而采莲船玩到哪家,哪家就得给点东西呀!因为观音娘娘坐彩船时,为的是募捐,如果不给点东西,就会显得主人太小气!
玩“采莲船”,是荆州独有的一种习俗,更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我喜欢“采莲船”!
我的家乡800字作文【第5篇】:
我的家乡潍坊,位于山东半岛,是一个工业生产较发达的 新型工业城市,也是风筝的发源地,享有“风筝都"的美称。我 为自己是一个“风筝都”人而感到自豪。
风筝,也叫纸鸢,纸鹞,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风筝城的 人祖祖辈辈都有放风筝的习惯。当春风还没吹尽残冬余寒时, 早放的风筝已经悄悄飞上了蓝天,有八卦、燕子、蜻蜓等,牵放 它们的只不过是一些老人、小孩儿,清明时节,风和日丽,家家 户户踏靑登场,竞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碧空,如同繁星般 把天空点缀得色彩斑斓。
那翩翩起舞的“蜻蜓”在空中飞得又平又稳,两对翅膀有节奏地上下扇动。有式样新颖的串式风筝小燕子,小巧别致, 形象逼真,几只小燕像是在互相追逐、嬉戏。还有栩栩如生的 “仙鹤童子”,风趣幽默的“济公和尚”。但最引人注曰的是那威 风凜凜的“哪吒”,左手执“降妖圈”,右手握银枪,足蹬“风火 轮”,风驰电掣般的,令人望而生畏。
辽阔的天空像蓝蓝的海面,风筝似一只只小舟在浪波中 摇曳。于是,风筝城的春*更浓了。清朝诗人郑钣桥在《怀潍县》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生动地描写了凊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
随着风筝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在风筝城制作风筝的 艺人已有一千多人,年产量迖到一千万只。其中,有大批风筝销往国外。继1984年4月第一届国际风筝会后每年举办一次 风筝盛会。在这基础上,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了潍坊, —座拥八千多平方米的大型风筝博物馆耸立在白浪河畔, 是收藏、研究、展览风筝的场所。这里陈列着大小不一、形态各 异的风筝,有长达三百五十米的巨型龙头娱蚣,张牙舞爪,栩 栩如生。小有能装人火柴盒的微型蝴蝶。制作风筝的材料有 纸、绢、尼龙绸、塑料等。式祥有软翅、茼式、板式、长串式等,各 式各样。
银线连四海,风筝结友谊。潍坊风筝漂洋过海,驰名中外, 成为促进国际文化、经济、科学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美 好使者,风筝把潍坊人民和世界人民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我爱家乡的风筝,更爱“风筝都”—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