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数学作文
星期天我表哥要来我家做客我便要求妈妈到市场上买西瓜,妈妈刚出门数久表哥就到,我与表哥玩了很久,突然一声门铃,哇!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我高兴地拿起刀来刚要切下去,表哥笑着说:
“等一等,我先问你,你一刀能把西瓜切成几块?”
“两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两刀能把西瓜切成几块呢?”表哥继续问。
我想了想回答说:
“如果第一刀切下去,不把西瓜分开,那两刀可以把西瓜切成四块。”
“回答得好。如果在没有切完以前,仍将西瓜并在一起,那么三刀最多可将西瓜切成几块?”
“六块。”
“不对了,六块并不是最多的 ”
“噢,想起来了。两刀切成四块后,再横过来在腰上切一刀,就成了八块。”
“对!那末四刀最多可切几块呢?”
“十二块。”
“又不对了。不过,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难一些。我来告诉你,最多可切成十五块,少一点可切成十四块。
接着表哥教了我以下的方法。1、四刀切十四块的切法;开始三刀两两相交得七再横切一刀就可得十四块。2、四刀切十五块的切法:先用三刀将西瓜切成八块然后在靠近西瓜心{但不经过中心}的位置再斜切一刀.在八块中这一块可以得到七块这样就成了十五块。
通过这次切西瓜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数学来自于生活。
篇2:数学作文
又是数学课,苏老师拿着卷子大步流星走到讲台上,严厉地说:“看看人欠考得什么成绩,这么简单的卷子,只有一位小朋友得了100分。”刚说完,下面的同学就开始讨论起来,有人说:“这100分一定是班长—夏文洁。”有人说:“不对!不对!一定是马昕,她的数学经常99或100分的。”还有人说:“我发誓,肯定是杜一苇,她的每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这回,她肯定是100分。”……
正当同学越讨论越起劲的时候,苏老师拿着黑板擦猛拍讲台,同学们立刻反应过来,老师说:“要你们讨论,我先把卷子发下来,瞧瞧你自己只考了多少分。”啊!要发考卷啦!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万一我只考了八十几分,那可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开始报成绩了,我侧着耳朵仔细听好:95分以上没有我,90分以上没有我,良好区没有我,莫非我是及格?不,我不敢再往下想了。“100分,庄思婕!”苏老师报道。同学们都用惊讶看着我,我自己也傻了。这是真的吗?我从苏老师手里拿过卷子,揉了揉眼睛,考卷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我的名字。旁边老师用红笔写了100分。
耶!我真是太开心了。
篇3:数学作文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语文,却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有一天,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部《火星娃勇闯魔晶岛》的动画片,其中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将有关的数学知识穿插其中,让我在观看之余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和往常一样,我又在看《越玩越聪明》,看着看着,书里的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立即吸引了我。“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问试大、小和尚共有多少人?”“这究竟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目呢?”还真是有些难度,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大和尚吃的正好是小和尚的3倍,不正是老爸教过我的和倍问题吗?还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春呀,我顺着这个思路,写上了3+1=4倍,接着用100÷4=25算出了小和尚吃的馒头,接着又用25×3=75求出小和尚的人数,最后用100-75=25得到了大和尚的人数。我高兴的把我算出的答案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做的不错,但是还可以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编组法,把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合并一组计算。即4个和尚吃4个馒头,100个和尚正好分成25组,而每1组中正好有一个大和尚,所以我们可立即算出大和尚25人,从而得出小和尚有75人。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种方法呀!”碑、古城墙,无不记载着历史的
篇4:数学作文
10月9日
数字与图形、平面与立体,数学的邂逅可以有很大的启蒙作用,但是真正开拓思维却定当艰辛。有太多的基础需要在每一个面临的新题目面前先补充。 难度还是比较大。
10月16日
本次上课能够用不同颜色的笔、大纸张进行演练,很有动手所得记忆深刻的功效。但是,选用的课题是十七边形,相当复杂,对于文科生,简直很头痛。于是我找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十七个边三人都能重合,那么沿着一个顶点三个人走相同路径回到原点,共17乘以3即51部,然后/2条线即减去第十七个顶点后有8条不会同时构成三角形两边的线,乘以三人即24条。我估摸着一共能51+24,就是75次,第76次即输。不知道思路对不对。
10月24日
西班牙人的影片《费吗的房间》民族狭隘情感有所体现,西班牙女数学家噢里瓦没有什么出众。好像小学奥数题,并且有些脑筋急转弯味道,看来为了大众需求,而非数学爱好者量身定做。好多人物并不能符合原来数学家的代号,至少道德上有抹黑数学家之嫌。总体而言,数学因素使得影片挺有趣。
10月9日
数字与图形、平面与立体,数学的邂逅可以有很大的启蒙作用,但是真正开拓思维却定当艰辛。有太多的基础需要在每一个面临的新题目面前先补充。 难度还是比较大。
10月16日
本次上课能够用不同颜色的笔、大纸张进行演练,很有。。。
篇5:数学作文
我不知道数学到底是哪里吸引我,也许是那奇妙的数字,也许是那总要动脑筋才能解答出来的难题。
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一直不太好,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叔叔、阿姨常常考我计算题,对于我来说不论多难我都能答上来,人人都夸我聪明。就这样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可我上了三年级了,数学成绩却明显差了,父母经常教育我,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了许久,父母也在帮助我,原来是我有些骄傲了,也随着题目越来越难,我不懂也不问。于是,我便虚心学习,别人用一堂课学完的知识,我用两堂课学,我就不信学不好。我的决心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的成绩跟上来了。我喜欢数学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成绩跟上来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也更浓了。
上六年级了,我们学习了 “π”,当我知道了“π”的近似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时,我的好奇心又来了,“π”的值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呢?我赶紧查书,终于得到了答案,我感到十分满足。我十分佩服数学家祖冲之,能有刘徽的割圆术算得“π”为3。1415926,这是当时世界上获得的第一个具有七位小数的圆周率。
啊! 数学真的很奇妙!
篇6:数学作文
今天,我刚看完《数学西游记》这本书,我真是很佩服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数学猴。
数学猴是一只小猕猴,小猕猴聪明过人,又喜欢数学。由于长期学习数学,数学水平不低,凡事都要用数学来解决,人送外号“数学猴”。
数学猴的数学超出常人,连孙悟空都要拜他为师。如果我和他比试数学,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数学,争取比数学猴还厉害。比如在山中的女子这一集里,数学猴要分包子。我一看题就晕,题目说:我把这罐里的所有包子的一半再加半个,给这位和尚;把剩下的一半再半个给你;把剩下的一半再加半个给和尚;把最后剩下的一半再加半个恰好是一个包子给你,包子也分完了。注意:每次分的包子都是整个的,不许掰开。可是数学猴不晕,硬是给它算出来了,我就算不出来:由于把最后一个包子给了我,包子恰好分完。沙和尚第二次分得的是我的两倍,是两个包子。我第一次分得的是沙和尚的两倍,应该是四个。而沙和尚第一次分得的是我的两倍,分到八个。总数是1+2+4+8=15(个)。
除了数学猴之外,就数沙和尚我最喜欢了。因为沙和尚的数学也很好,都能和我相提并论了。我也要超过他。
这本书激发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