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包粽子作文
在学习的旅途中,曾有过许多门槛,我一次次摔倒,也一次次被扶起。
还记得刚进小学,我学习时总心不在焉,摸摸这个,动动那个,在玩的时间去学习,好像一天到晚都扎入了书堆,又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玩一样,效率非常低。母亲默不做声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一年端午节,与母亲一起包粽子。我卷好粽叶,舀起一勺糯米,倒入了粽叶中,再包紧,稳稳地扎上绳子,递给母亲。
母亲接过它,用手捏捏,左右摆弄了一番,你确定扎稳了吗?妈妈俯下身问我。那当然!我干脆地回答。妈妈说:你捏捏这,软软的,证明里面是空的。母亲用剪刀把我包的粽子剪开绳子,摊开粽叶给我看,稀稀散散的糯米分布在粽叶上。
我微微蹙起眉梢,咦,明明倒满了呀!妈妈意味深长地笑笑,说:其实你只是把表面给扎紧了,里面这么空,这样的粽子一经水煮,便会散开。包粽子,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把底部装满,就不至于做无用功。你学习不也是如此吗?
我羞愧难当地埋下了头,脑海里一遍遍咀嚼着母亲的话,反省着我曾经那白白浪费的时光,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我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找好用功的方向,学习时就认认真真地学,玩乐时就开开心心地玩。
【篇二】:包粽子作文
6月9日下午,我们几个小记者来到了社区长虹花苑参加“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幸福”包粽子活动。
社区四点钟学校的老师为我们制作了“端午粽香”的PPT,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一起讨论着。看完PPT,我们就准备包粽子了。阿姨和奶奶们拿来了粽叶、糯米、绳子。开始包粽子了。还是阿姨们的手快,拿起两片粽叶就开始行动起来。我手忙脚乱,学着阿姨的样,拿起两片粽叶,努力的把粽叶卷成一个尖尖的角,可手怎么就那么笨,怎么做都不对。宋老师看见了,热心地教我,总算知道是怎么做了。接着就是盛米了,我把糯米盛进去,在把剩余部分的粽叶,绕着尖尖的角包起来。可包着包着,就不对了。瞧我包的,这哪是粽子啊!!简直都不知道包成什么样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节绳子绕起来,再轻轻地打了一个“蝴蝶结”。嘻嘻!我的作品完成了!再看看旁边伙伴包的,再瞧瞧我包的。唉······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另一位小记者拿着她的作品给我们欣赏,“哇,和阿姨包的一样!!”我们都好羡慕她。看着材料还多,我决定再包第二个,回想起刚才的步骤,边做边对比旁边阿姨包的,经过我再三努力,总算包好了!这次的比上次包的要小一些,但比刚才包的精美多了,好有成就感啊!
这次“包粽子”活动,让我了解关于端午节的知识,还让我亲自体验了包粽子,真是太有趣了。
【篇三】:包粽子作文
你在课堂上包过粽子吗?一定没有吧!今天我就在课堂上包了一回。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划龙舟,家家户户过端午”。听说屈原和端午节有关,屈原是楚国爱国诗人,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汨罗江,抱石自尽。他死时才62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投饭团、鸡蛋到江里,给鱼吃,从而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躯体。以后,这样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今天,我们也举行了一次包粽子的活动。老师拿了红豆、黑豆、糯米和芦苇的叶子来和我们一起包粽子。只见老师拿起一张叶子,先把叶子卷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漏斗状,接着拿了些糯米放进了漏斗里,然后又放了几颗红豆和黑豆,见老师一手抵住粽叶,一手灵巧的翻动,最后又用一根绳子把粽子绑了起来,啊,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完了,多好看的三角粽呀!
学着老师的样子我包了起来,我先拿了一张芦苇叶子卷了起来,接着用手捞了些米、红豆、黑豆放进卷好的叶子里,然后用手指把叶子凹了进去,又把多出来的叶子折了一下。最后用一根绳子绑了起来。啊!我包好了一个粽子,可是,我的粽子长的真奇怪!
我觉得最难的是一开始卷叶子的时候,我怎么卷也卷不来。忽然我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我先拿了两张叶子,先用一张叶子把米和黑豆对折再对折。接着用另一张叶子在另一边对折再对折,就这样我做好了第二个粽子。过了一会儿,桌上摆满了我们做的五花八门的粽子。
哈哈,我想:我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的,你要来尝一尝吗?
【篇四】:包粽子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临了,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高兴极了,因为很快就可以吃外婆包的粽子,外婆包的粽子非常好吃。甘香可口,放到嘴里马上就融化了。每年端午节,外婆都要包好几大锅粽子给我们吃,虽然外婆包粽子很辛苦,但是看到我们吃粽子时开心的样子,辛苦也就抵销了。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还有爸爸,一起回到外婆家。我来到外婆家第一件事,问:“外婆,粽子包好了吗?”外婆回答道∶“还没有,才刚刚开始包,要等到今天晚上才有粽子吃?我说:“外婆,我来帮你吧?”外婆说:“好,反正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你也来包吧!”
开始看外婆包粽子的時候,我就发现粽子的形状很与众不同,也不是方方的,也不是圆圆的。我又发现,粽子的形状有点象圆锥,我就问外婆:“外婆,为什么粽子要包成这样子?”外婆说:“这样包的好处是能够不让材料“露馅”。
我一开始包的粽子,全部都是“露馅”的。接着,包的全都是“丑小鸭”。最后,我包的粽子终于变成了“白天鹅”。从“露馅”进化成“丑小鸭”,再从“丑小鸭”进化成“白天鹅”。这可真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幸好一开始我没有放弃,要不然,我也不会有“白天鹅”这么好的成果。
外婆把粽子放入锅里,煮了十个小时,终于把香喷喷的粽子端到桌上。晚上,我们大家团聚在一条小溪旁,一边吃粽子一边谈论人生。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付出会有收获,我还总结出一条公式:收获=坚持+努力+付出。
【篇五】:包粽子作文
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的开心,因为在端午节我可以吃到我最爱吃的粽子,不过今年,我不禁打算吃很多的粽子,还打算自己亲手包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当我们回到老家时,爷爷早已准备好包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箬叶、方块肉、板栗……想着它们马上就要变成喷香的粽子, 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开始包了,只见妈妈捏起两片箬叶轻轻一卷,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可我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箬叶一角,右手将另一角往里卷,下面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角筒。接着往角筒里放入一些糯米,塞上猪肉和板栗,再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可是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妈妈帮我解了围——倒掉多余的糯米,然后按实,我才舒了一口气。
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喜欢吃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把粽子五花大绑后,别出心裁的打上一个可爱的蝴蝶结。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线头,只听得“哗啦”一声,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从头做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
煮粽子最需要耐心。我们把粽子放进大锅煮开后用小火焖上一个晚上。端午节一大早,香喷喷的粽子才起锅。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粽子,我觉得非常的好吃,看来自己动手的成果果然会更好吃。这个端午节过得真开心。
【篇六】:包粽子作文
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涩;又像一本书,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上一个月,我与同学们一起包粽子。“大家都安静下来。”只听见潘老师喊了一声,同学们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安静了下来,开始包粽子了,当时的外婆已经快速地包了几个粽子,但潘老师说,要自己包粽子,我便让外婆把粽子给拆了,自己拿着两张粽子叶,哎呀,包得不是太好,让外婆帮我吧,一步一步来。
首先,把粽子叶包成一个漏斗型,用另一只手拿着糯米放入漏斗中一小部份,再放入一块肉,再放一次糯米,这样才能把肉遮住。接下来,把粽子叶的一角翻过去,按紧了,不然糯米会漏的。接着,我把多余的粽子叶往里面按,还有前面多出来的粽子叶,按顺时针旋转折好,这样,粽子叶也就不会多出来了。
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部,把整个粽子给捆起来,如果没包好,就会前功尽弃了。虽然绕来绕去很麻烦,但终于大功告成了,我与外婆一起做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啦!我望了望朱旋,她连个样子都没成型,还让我的外婆帮忙;我再望望何佩珊,她的粽子都露馅了·这一个下午真是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七嘴八舌啊!
那天,真是一个难忘的下午,让大家都学会了怎样包粽子。这一次的活动真是太棒了!